工艺美术

黑釉——瓷器史上的一道光

图1:左-宋德清窑黑釉鸡头壶;右-宋黑定莲花香炉 黑瓷在陶瓷史上往往被忽略,除了宋代茶文化常使用外,黑釉瓷器很少受到人们的青睐与关注。虽然,黑釉不如粉彩、斗彩绚丽;不如青瓷、白瓷有名气,但是黑色瓷器同...
艺术综合

那些被苏东坡成就的拍品

苏东坡,一个集万般才情与烟火气于一身的名字。可以说,哪里有苏东坡,哪里就少不了话题。随着故宫博物院“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的展出,无论是在学界还是普罗大众间都又引发了一股“苏东...
绘画

谁道江南春事了——古书画中的春日游赏

游春活动,最早是出自对亲人的纪念,洒扫祭拜,慎终悼远,并早已渗透在中国人的伦理道德深处。隋唐时代,以郊行为代表的游春活动业已成为放松精神、娱乐身心、陶冶情操的重要活动之一,在继承历代的基础上,形成了其...
绘画

名画《呐喊》的背后

1883年8月26日,印度尼西亚拉卡塔岛上的喀拉喀托火山(Krakatoa)猛烈喷发,第二天达到最剧烈的程度:火山灰喷到50英里的高空,尘埃围绕地球飘行数圈;到28日,火山才开始平静下来。影响所致,甚...
绘画

烟云供养化水墨 最“江南气”的十美图!

青山绿水,粉墙黛瓦,细雨江南……无论是诗词里的流连婉转,还是水墨间的氤氲渲染,江南,在历朝历代文人骚客、丹青高手的笔下,总是这般风流蕴藉,风情万种。无论是六朝金粉地,还是姑苏烟雨巷,从市井人家的烟火气...
工艺美术

最奢侈的钟表,在故宫

故宫里有两个单独收费的展馆,一个是珍宝馆,一个是钟表馆。由于《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钟表馆成为故宫最受欢迎的场馆。这里陈列着的宫廷钟表,凝聚着那个时代机械和艺术的最高成就。 记录时间的钟表,是故宫博...
工艺美术

明清苏绣,长在文人的审美上

清 《苏绣灵仙祝寿图》 此件清乾隆年间流行的画绣镜屏是典型的苏州画绣,上海博物馆藏 近期一部明代美学剧《锦心似玉》热播,剧中走心的服化道和对明代社会民俗风情的细腻展现让人眼前一亮。而剧中有门工艺多次被...
绘画

近百年前,这本漫画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丁丁历险记:蓝莲花》封面原稿 《丁丁历险记:蓝莲花》让外国人读懂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然而这手笔并非出自中国人自己,而是一个从未涉足中国土地的外国人。直至近百年后的今天,这部讲中国故事的外国作品仍...
艺术综合

假如穿越回唐朝参加宴会,你会看到什么?

中古时期,唐帝国声名显赫,这种生威甚至西传至爱琴海流域,至今仍可在古罗马、古伊朗等地区的出土文物上窥见一斑。这种衣食无忧的安乐生活尤其表现于唐太宗至唐玄宗时期的图像资料中,“宴饮图”则为绘画作品中的常...
工艺美术

雍正粉彩:皇室雅玩

相较于存世稀少、如帝王般被收藏界供着的元青花,产生于康熙年间的粉彩瓷器就像是婉约低调的公主。它们不像元青花那般霸气外露,却以精致典雅、柔美清丽的气韵让世人瞩目。 这几年,“四爷”雍正在不同的穿越剧和宫...
绘画

梵高自画像:由生至死的注视

父亲告诉梵高:不要忘了伊卡洛斯的故事,他想飞到太阳;当飞到了一个高度时,他失去了翅膀,掉进了海洋。大多数人,都是命中注定要追求很久,才能找到光的。梵高追到了这束光,同时追到了死亡。 梵高《戴草帽抽烟斗...
艺术综合

清代女子的“高跟鞋”

近年来,各类清宫剧大热,剧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那些性格各异、仪态万千的“妃嫔”们。在看剧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妃嫔”们优雅的仪态,竟是立足在一双双穿起来有些“难走”的鞋上。这种底面拔高的鞋,...
艺术综合

毕加索为什么不敢来中国?

毕加索被视为世界绘画大师,在巴黎的中国艺术家中却流传着“毕加索不敢去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的说法。 说是1956年,张大千游历欧洲来到巴黎,欲拜谒毕加索。一开始有人婉言相劝,说毕加索性格孤傲古怪,...
书法

书法之道与艺

在书史上,至魏晋,书法摆脱了工具性与文人化生命感性相感召而趋于审美自觉之后,书法之道与艺便成为横亘在书史上的张本。也即是说,从这个时期开始,书法已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与形式的问题,而是由形式上升到本体。 ...
艺术综合

艺术,会让我们变成怎样的人?

当你面对一个不同的艺术领域时,首要的任务是进入这个领域,尽可能深入地感受它——不是作为一位书法家去感受它,而是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对戏剧、对电影、对诗歌无限热爱、渴望的人去感受它。 在你达到深刻感受之...
绘画

巧偷豪夺古来有——细说书画作伪高手

胆大妄为的张易之 《新唐书·艺文志》载: “贞观中,魏征、虞世南、颜师古继秘书监,请购天下书,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缮写藏于内库,以宫人掌之。” 连缮抄的“书手”都必须出自五品以上官员之家,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