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综合

怎样欣赏艺术

爱好艺术是人类的天性,我们要把这种天性得到适当的发展,那么,使小朋友们从小就培养欣赏艺术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并不是要小朋友们学做艺术家,但无论是谁,都应该发展欣赏艺术的能力,才可以充实生活的内容,扩...
书法

王羲之的三堂书法课

卫夫人,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生前名望已远播海内,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少年时曾拜在其门下,学习书法。 她教授王羲之的三堂书法课,更是三堂人生课。 “点”:高峰坠石 我第一次看到卫夫...
绘画

中国画的留白艺术

在我国国画中,画面中常常会留有大量的空白,我们称为“留白”。留白在中国画中是一种“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美学;也是一种“独钓寒江雪”意境。中国画的留白,不仅仅是在构图上的一种手法,更多的是在于画家当时作...
绘画

《枯木怪石图》:画家苏轼的心灵自由

《苏轼立像》,元,赵孟頫,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苏轼的文采风流、人格魅力,无论在士人还是百姓中都享有盛誉 林语堂写《苏东坡传》,试图在序言中概括这位大诗人,洋洋洒洒一顿排比陈述,最后他写道:“一提到苏东...
绘画

《千里江山图》:三次装裱,五次进宫

千里江山图(局部)王希孟 北宋 绢本设色 手卷,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千里江山图》卷的递藏信息基本上接近完整,可证明该图的确出自于北宋青年画家王希孟之手。该卷经历了3...
绘画

《千里江山图》卷的背景有多深?

北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1191.5cm×51cm(局部) 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故宫博物院藏)诞生在徽宗朝政和三年(1113),在此前的七八年,张择端绘制了《清明上河图》卷,这一切都不是偶...
书法

《苦笋帖》的优雅和怀素的狂放

唐 怀素 草书苦笋帖 今藏上海博物馆的怀素《苦笋帖》,被称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短短两行书,却有着无与伦比的迷人魅力。 佛家空门中有名的书法家,隋代智永是一位,唐代怀仁是一位,还有怀素。僧怀素有几件...
书法

特立之石——碣的往事

泰山刻石 秦 山东岱庙藏 泰山刻石立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前半部系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 事物的产生总是与其自身及其客观进程的外部环境息息相...
书法

唐寅《溪山渔隐图》的款跋及其他

图一 引首(乾隆题) 明代中期是中国文人画的鼎盛期,文人画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围绕画作本身而展开的题款与题跋,通常不仅限于画家本人,也包括友人及鉴藏家的题款、印章、跋文等等,通过这些线索我们可以更加全面...
书法

盛唐美书:笔下雄浑风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今天,我们可以从唐代的绘画作品中了解当时的审美——丰腴、华贵、典雅。其实,这些形容词放到书法审美批评中同样适用。盛唐时期的书法,就如同当时的社会经济以及其他各种文艺门类一样...
艺术综合

说“传神”

疏荷沙鸟图 宋 绢本设色 纵25厘米 横25.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东晋画家顾恺之首开中国绘画“传神论”传统。考诸文献,顾恺之《论画》以“神属冥芒”“助醉神”“神灵之器”品评人物画;《晋书》本传载...
绘画

从《关山行旅图》读懂关仝的山水画

《关山行旅图》的特征 《关山行旅图》为绢本,纵144.4厘米,横56.8厘米。该画全景构图,气势宏大,给人带来深深的震撼感。这幅画不仅在用笔,用墨,构图上,更在整幅画的意境和韵律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