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熙是清末民初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以及文人学者,在生前得享大名。与吴昌硕、沈曾植、李瑞清并称“民国四大家”。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曾熙不仅仅是一位书法家,而且还是文人画画家,他还培养出高徒—张善孖、张大千...
显与隐的智慧
刺绣是苗族历史传承的语汇,它将古老技艺与独特文化以图案和针法的形式,表现在苗族各个支系的服装中并代代相传,是苗族文化传承的载体。苗族刺绣精美的纹样体现了苗族人的图腾与神灵崇拜,同时又将自然万物给予他们...
清徐砖雕 晋韵悠悠
宋代欧阳修在其《古瓦砚》中写道:“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及瓦砾顽。” 砖雕,是一门古老的手工技艺。其技,在手、在力、在巧;其艺,在智、在情、在心。每一幅砖雕作品,都有手的温度、力的印痕...
针尖上的中国
小小的一根针,传承着历史,联结着古今。刺绣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闻名遐迩的古代丝绸之路上,蚕丝和刺绣,不仅是珍贵的货物,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是除瓷器之外中华...
缘聚苏扇
扇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最早是在西周时期,扇子作为一种纳凉工具出现,发展到后来,便有了多重的身份和意义。而它的“雅”则是吴文化的开端,从晋朝开始,一些文人雅士就喜欢在扇面上吟诗作画,以此抒情达意...
漆心可见:探寻山西漆器技艺
在永乐宫的三座宫殿中,来自“漆器工艺与创新设计研修班”学员的三十三件创新漆器作品,以及明清时期留存下来的十九件山西漆器文物,展现了山西漆器精湛的髹饰技艺。展出的漆器、文物或许斑驳黯淡,但透过它们,我们...
漫天飞花,摇曳多姿的空中艺术
在千姿百态的风筝世界中,潍坊风筝是最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生动的传统气韵的。风筝又名“纸鸢”、“风鸢”、“木鸢”。北方多称“纸鸢”,南方则称“鹞子”,由于风筝像鹞鹰那样可以在天空盘旋,故以为名。 潍...
线条——篆刻艺术的核心
篆刻艺术的核心部分是线条。线条的质感与笔法、刀法有关,包括线条外形和线条内质,以及线条外形与内质的关系。印章中,我们所追求的线条美感应是有精神和力感的,有“骨”才会有“力”。骨丰肉润才有艺术上的线条美...
一把油纸伞,传承匠人心
油纸伞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起源于中国的一种纸制或布制伞。作为古代重要雨具的油纸伞,在杭州已有230余年的制作历史。据查,杭州最早的油纸伞店是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远九房开设的,当时杭州油纸...
为什么是王羲之?
对于王羲之,我想无需多余的介绍,如果不知道王羲之,我们大可怀疑此人的知识量。在中国,王羲之乃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书圣”。我们所要探讨的是:书圣,为什么是王羲之? 王羲之 寒切帖 25.6cm×21...
土族之乡的盘绣大师
李发秀的追求 国家级传承人李发秀 生于1959年的李发秀,是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农民。她7岁开始学习盘绣,技艺精湛,绣品色彩丰富、图案美观大方,200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土族盘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19...
针线中的宇宙——苗绣
相传,苗族女性从七八岁开始,便与绣针、绣线和绣布为伴。他们对美的领悟力与创造力,一方面是天赋,一方面来自日积月累的精益求精。 有别于并称中国四大名绣的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除去动物、植物纹样外,苗族...
高原上的藏绣传承者
在我国广大的藏族聚居区,由于各地历史传统、文化风俗等不尽相同,藏族刺绣工艺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例如西藏盛产刺绣唐卡,以宗教用品和装饰品为主;而在青海藏区,“贵南藏绣”早已从简单的服饰装饰品向刺绣艺...
夫子丹青 与君共赏—中国美术馆藏老舍夫妇捐赠齐白石作品掠影
齐白石作为现代中国画坛的代表人物,长久以来被视为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艺术大师。其自1919年定居北京,通过“衰年变法”将文人画风与民间情趣相融合,取得了雅俗共赏之风貌,成为传统文人画走向现代的重要人物...
悟入丹青——清初岭南四画僧综述
明末清初是中国画史上的兴盛时期,出现了诸如“四王”(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翚)、“四僧”(石涛、八大、弘仁、髡残)等杰出画家,在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僻处岭海之广东,随着南明王朝的永历政权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