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高凤翰花鸟画衰年变法研究

高凤翰《红白双梅图》轴 一、高凤翰衰年变法的时代背景 高凤翰生活在康乾盛世时期,是“扬州八怪”中杰出的文人书画家。在明清之际“八怪”生活的扬州地区,统治者给予文化上的支持,经济上商品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摄影

金色秋日的禾木

图1 早晨的木屋 提起禾木村,虽然村庄很小,但是却大名鼎鼎,在旅游爱好者的圈子里,这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地方。 小小的禾木村地处新疆北端,是一处典型的原始自然生态风光之地。在连绵阿尔泰山中,群山环抱一块较...
绘画

心空无尘——小野竹乔的腔调

日本与中国虽然同处于世界东方,在诸多文化留有明显的中国印记,却有着与中国截然不同的审美观念,并在其各类文化现象及作品中留下清晰的日本倾向。但是如果追问这种呈现出来的“日本之美”究竟是什么?又往往很难一...
绘画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中国艺术批评与鉴赏受老庄的道家思想和佛教的禅宗思想影响,形成了一种超越寻常思辨的欣赏态度。在中国书画作品中充满了“道”“性”“气”“风”“骨”“神”等一些玄妙难言的感受性词汇。故而在这种主观直觉式的评...
艺术综合

深衣与蓝缕:楚文明影响下的服饰文化

楚文明并不等于楚国的文明。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了,然而楚文明并未消亡。在被秦国所灭后,楚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秦文明的影响和改造。随着西汉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建立,楚文明融入了更广泛、深入的汉文明中,...
绘画

西学东渐之下,写意花鸟的现代嬗变

齐白石《农具》 西学东渐,是近现代中国所面临的文化困局,在西方文明强势影响全球之时,中国艺术家不得不直面来自大洋彼岸文明的冲击,寻求融合、突破成为时代主流。而自成一脉发展上千年的中国写意花鸟画,在近现...
绘画

丰子恺文人漫画的文人修养

丰子恺生于特殊的时代,从小受国学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属于新时代的文人。他在漫画创作中始终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根柢,从他的文人漫画中亦可见其深厚的文人修养。历来文人画家注重诗、书、画、印的全面修养,...
艺术综合

无心画与昆曲审美

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中提出“尺幅窗,无心画”的美学概念。在这位清代戏曲家、文学家看来,取窗为画幅, 画中物可以是盆兰吐花,也可以是笼中之鸟、缸内之鱼。他指的是没有画心的画,或者说是画心随时可变的画。事...
艺术

了不起的“未来建筑”

建筑是千百年来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的形态会随着人类社会制度的演进和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原始社会的人类学会了操作简单的生产工具,盖起了能够遮风挡雨的简易房屋;到了奴隶社会,统治者开始调度数量庞大...
艺术

明永乐青花折枝花果纹瓷梅瓶

瓷器是我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国从商代开始生产原始瓷器,到了汉代晚期,瓷器在浙江北部的上虞地区正式烧成。明清时期我国古代的制瓷业发展到达了顶峰,这一时期的...
书法

启功与赵朴初晚年书法作品赏析

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书法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古代文明,也彰显着我们伟大民族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这种艺术形式发展到今天,已经被世人公认为国粹。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中华大地的文化复兴,书法...
绘画

清代仕女扇面绘画研究

图1 焦秉贞《仕女图》扇面 清代仕女扇面绘画在中国扇面绘画史上占据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的兴盛,在清代绘画史上是一个社会现象的表现。清代仕女扇是文人墨客闲暇之余把玩的随身之物,也是商贾富甲标榜自己身份的...
书法

汉末魏晋书论中的“势”与“意”

“势”与“意”是中国古代书论里非常重要的概念,汉末魏晋时书家常常将二者连用。分别对汉末魏晋书论中的“势”与“意”进行分析,并对“势”与“意”的关系进行探讨。 汉末魏晋“势”的阐发 “势”是中国文艺评论...
艺术综合

中国传统艺术留白的探讨

中国传统艺术的民族性,最显著的表现就是留白手法。学界认为中国传统艺术留白的民族性特征,源于中国人含蓄的性格特征,亦或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禅道精神。笔者拟对中国传统绘画、音乐留白的表现方式,从以下...
绘画

宋代“尚意”书风与文人画转向

传统文人画与中国书法艺术关系密切,从某种程度上说,宋代书法的尚意书风造就了中国绘画发展中的文人画转向。书法发展至宋代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艺术风貌,其脱离了实用与功利的目的而走向了艺术(书法艺术)的...
艺术

吴昌硕晚年绘画题款浅析

钱杜《松壶画忆》中记载:“画之款识,唐人只小字藏树根石罅,大约书不工者多落纸背。至宋始有年月纪之,然犹是细楷一线,无书两行者。惟东坡款皆大行楷,或有跋语三五行,已开元人一派矣。元惟赵承旨犹有古风,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