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先民对海洋的认知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这也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跨湖桥遗址出土的距今8000年的“中华第一舟”,便可说明这一点。古代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中国与国外尤其是亚非地区...
让康熙爷痴迷的珐琅彩
珐琅彩瓷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御器。在清宫御制的诸多瓷器中,以珐琅彩最为尊贵、等级最高,没有之一。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或“琺瑯”,属于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
《清明上河图》与宋代都城的市民生活
存形莫善于画 图像的史学价值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上古传说中“河出图”的记载,代表了人们对于图像起源和功能的认知。图像的产生,使人们得以认识自然宇宙的形象。因此,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无以见...
隐身的“玫瑰”,真实的“神殿”——走近希尔马·阿夫·克林特
莎士比亚曾将希腊神话中的爱神阿弗洛狄忒(即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和春季植物之神阿多尼斯之间的纠葛写作一首十四行诗,其中充斥着暗讽般的颂赞:“你洁白胜过白鸽子,娇红胜过红玫瑰。造化生你,自斗智慧,使你一身...
敦煌经变画浅说
经变画是特殊的佛教绘画,所谓特殊是指印度并没有经变画,而是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于中国画坛的一种佛教绘画。 经变画定义 经变画通常是指依据一部佛经来绘制的反映该经主要思想的佛教绘画作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关于古代瓷枕中的那些虎
瓷枕作为中国古代寝具的组成部分,因具有清凉沁肤、爽身怡神的功效而深受古人的喜爱。唐代开始量产,但因普遍体轻型小,多用作脉枕。宋金时瓷枕的制作步入繁荣时期,不仅体量变大,工艺及数量也达到顶峰阶段,并且从...
水墨是观道畅神的载体
兴起于盛、中唐的水墨山水画,经王维等画家的完善、丰富得以成熟,至唐末已有了相当的发展与高度。水墨取代了色彩,成为山水画独立的表现语言。五代的荆浩特别强调笔墨的作用,在其《笔法记》中就提出山水画创作的“...
绝境意造化 山水有灵奇——梅清和他笔下的黄山
一、梅清与黄山之迹遇 梅清(1623〜1696),安徽宣城人,以画黄山、画松闻名于世,纵横画坛50余年。他原名士羲,字渊公,号翟山,别号与闲章较多,并有诗文集《天延阁诗集》和《瞿山诗略》。梅清出身于宣...
《清明上河图》中有哪些交通工具
宋代是我国古代交通运输发展的鼎盛阶段。不管从陆路运输还是水路运输都得到了大发展,助推了宋朝的经济繁荣,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窥一斑。该图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
中国书法的意象美
书法线条抽象美的产生,是人类在“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及“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基础上建立起的独特的意象审美理念,意象审美是中国书法“点画”独特且高级的审美形态,同时也是中国审美文化体系中的...
关于中国水墨山水画艺术的”气韵”说
中国水墨画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创作和鉴赏理论体系,在水墨山水画的鉴赏中离不开对作品“气韵”的分析和品鉴。谢赫提出的标准为“气韵生动”,直到今天,这一观点依然沿用,成为水墨山水画的重要评价指...
古墓有“历”影
如今谷粟之富足,物质之多彩,中华数千年来莫能比也,日子过得舒心了,自然会忍不住把古代的王侯将相拿来比较一番,探究起古代贵族的生活,好像他们过的日子还不如我们当今的寻常老百姓精彩。 我们看过古装剧,读过...
寒芒凛映秋水色——春秋战国青铜剑赏析
《左传·成公》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器的冶炼技术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西周时期便已普及于礼器、祭器和食器的铸造。在冶铁尚不发达的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制兵器被广泛应用于各国的戎事之中。其中,青铜剑...
妙笔传神 雅俗共赏——任伯年人物画与民间美术
2021年6月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妙笔传神—中国美术馆藏任伯年人物画特展”,掀起了2021年任伯年展览的热潮。该展是在中国美术馆于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举办的“妙笔传神”特展基础上再次举办的同名展...
元画散谈
纵观整个绘画史,每个时代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元朝画家们面对前朝的绘画实践总结经验,对隐逸的超然提出“散淡悠远”的格调。因此,他们的绘画也呈现出与前朝不同的境象。 一个时代留下来的东西,并不一定...
山水画的空灵之美
《谷口人家》张大千 传统山水画所呈现的诗情画意,有引人入胜的意境。巧妙的空白处理,使其画外有画、画外有情,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和余地,产生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空灵之美。 山水诗对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起到...
略述华夏瑰宝古铜镜的变迁
铜镜是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独立的、系统的妆奁工具。在古代,铜镜不仅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工具,在文化上也非常重要。铜镜不仅反映了时代的手工工艺,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历史。此外,铜镜在古代也用于祭祀...
在诗歌辉光映射下的基弗绘画
展览期至2022年1月11日的法国大皇宫基弗最新个展以“致敬保罗·策兰”为题,再一次印证了这位伟大的德语诗人对基弗绘画的巨大影响力。 基弗说:策兰不是思考虚无,他还经历了虚无,体验了虚无。在展览面积约...
玉润砣舞 品读中国玉雕艺术
中国玉雕艺术的审美趣味, 历久弥新, 积淀永恒, 一直感染着、激励着今天和后世。玉雕艺术作品的永恒性, 浓缩、简约了中华文明的历史, 打开放飞了社会时代的魂灵。 礼教的玉雕、自然的山水鸟画和佛教的雕像...
万物静默,奇花独芳:解读萨贺芬·路易
1. 萨贺芬·路易 稚拙派艺术 (Naïve Art) , 又称朴素艺术, 在各类艺术流派中独树一帜, 它并非某种特定的艺术团体, 也没有统一的创作风格。稚拙派画家们从未受过正规的基础素描和绘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