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被认为是传统的进补季节。如今,各种养生保健产品可谓名目繁多数不胜数。其实,中国古人同样重视养生保健,当然,历史上因“补品”过量导致伤身折寿甚至中毒而亡的也不鲜见。 秦汉人青睐“五色药石” 中国古...
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鲁迅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 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五四对于鲁迅其实也非常重要。这一时期,鲁迅在教育部任职,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参与了女师大学潮并遇到爱...
立于礼,成于乐——中国文化中“礼教”与“乐教”的和谐统一
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以人为本,这种人文精神的养成,主要通过传统礼乐教育。礼乐教育一方面讲的是“礼”,体现出一种伦理的精神;另一方面是“乐”,体现出一种艺术的精神。艺术精神所包含的意义比一般的艺术教育...
手持如意 万事如意——如意由何而来?
中国人喜欢吉祥话,连给器物命名时都要图个吉祥,比如“万事如意”,如意是中国人心目中传统的吉祥话,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玩器物。 如意因何得名?难道是能赋予人吉祥如意的命运?看那长手柄加大头的造型,似乎怎...
以“有”见“无”——唐诗的一种表现手法
“有”和“无”是一对矛盾,在通常的情况下,两者是互相排斥、势不两立的。有就是有,无就是无,不能把无说成有,也不能把有说成无;“无中生有”是批评不诚实的词语。这说的是现实生活中做人的原则。但是在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