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综合

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

《易传·系辞上》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这对中华本土文化以及域外文化都是适用的。 我们从中国思想文化史可以看到,从战国末到秦汉及魏晋时期,其间有儒学与道家学说的会...
绘画

中国绘画色彩观

中国绘画色彩观深受传统思想影响,主客相融,与自然同趣而又偏重主观情感表现,最终使中国画表现为水墨山水。 中国绘画色彩观源于阴阳五行和儒道玄禅思想。文人画强调书法意境,把纸张作为绘画一色彩来利用,为绘画...
诗词

跟着诗歌佳句尝遍爱情的万般滋味之誓言篇

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句意:两人情深似海,在天愿为比翼双飞的鸟,并翅遨翔。在地愿为连理双生的树枝,永不分离。 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
历史趣读

补品毒历史——古人的丹药迷信

冬季,被认为是传统的进补季节。如今,各种养生保健产品可谓名目繁多数不胜数。其实,中国古人同样重视养生保健,当然,历史上因“补品”过量导致伤身折寿甚至中毒而亡的也不鲜见。 秦汉人青睐“五色药石” 中国古...
文艺名家

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鲁迅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 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五四对于鲁迅其实也非常重要。这一时期,鲁迅在教育部任职,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参与了女师大学潮并遇到爱...
工艺美术

手持如意 万事如意——如意由何而来?

中国人喜欢吉祥话,连给器物命名时都要图个吉祥,比如“万事如意”,如意是中国人心目中传统的吉祥话,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玩器物。 如意因何得名?难道是能赋予人吉祥如意的命运?看那长手柄加大头的造型,似乎怎...
诗词

以“有”见“无”——唐诗的一种表现手法

“有”和“无”是一对矛盾,在通常的情况下,两者是互相排斥、势不两立的。有就是有,无就是无,不能把无说成有,也不能把有说成无;“无中生有”是批评不诚实的词语。这说的是现实生活中做人的原则。但是在文学艺术...
文艺名家

一生只画一个女人的莫奈,他的心属于谁

莫奈这一生只画过一个女人,那就是他的前妻卡米尔。那段艰难相守的日子,莫奈不厌其烦地画着卡米尔,后来卡米尔不幸盛年病逝,莫奈转而痴迷于没有人物的大自然。虽然莫奈的画作中也曾出现过后来的妻子爱丽丝和女儿们...
文化综合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法制文明的古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过无数次的沧桑巨变,但始终保持着国家发展的稳定性、连续性,并且不断地走向文明与进步,以至于中华法系成为世界法系中的一个重要代表,这不是偶然的,是...
工艺美术

承古萌新的中国木版年画

中国的年画是一部传统社会的百科全书,创作题材洋洋大观,为今天的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先民生活的窗口。中国的年画也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绘画风格丰富多样,透露着各地鲜明的文化个性。年画历史悠久,千百年来一直...
诗词

大搜罗: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诗人典故

古代著名的诗人有很多,随便一搜,就能搜出一大堆:李白、杜甫、杜牧、白居易、李清照、苏轼、苏洵、苏辙、辛弃疾、柳永、李贺、王安石、李商隐、王勃、柳宗元、陶渊明、陆游、孟浩然、屈原、韩愈、关汉卿、元稹、杨...
历史趣读

戒备、防范、物理藩篱:趣话口罩发展史

一 历史记载最早的“类口罩物”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古代波斯人的拜火教认为俗人的气息是不洁的,因此在进行宗教仪式时,要用布包住脸。波斯教古墓墓门上的浮雕中,祭师就带着“口罩”。 还有一种职业的人群同样在...
文艺名家

李清照在自己的词里醉过多少回?

古代文人骚客除了倾心于笔墨珠玑,更以丰富的生活情趣和爱好为荣。譬如生前就自铸墓志铭直言自己“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
文化综合

也说“古为今用”之“用”

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家,漫长的岁月塑造出特有的华夏文化,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无视这一历史是不现实的,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也是不可取的,还是要“古为今用”。 “古为今用”关键是用什么?怎么用?中国传...
绘画

《清明上河图》里鲜为人知的种种玄机

通常认为,《清明上河图》表现了北宋开封城的繁荣兴旺,显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如果你这么想那就错了,这仅仅是该图的表面现象,在它的背后,深藏着不为人知的种种玄机。画家以不同寻常的观察视角,描绘了一系列...
诗词

看尽长安花,春风不得意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孟郊这首诗,是受人诟病的。《唐才子传》里说:“当时议者,亦见其气度窘促,卒漂泊沦薄宦,诗谶信有之矣。天实为之,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