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读

唐太医署——世界上最早的医科学校

图片所示是后人根据《唐六典》记载绘制的唐代“太医署”,不考究具体的实物形态,唐代太医署在中国古代医学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医学教育的传统方式是师徒制或家传制。晋代有医官教习,但所教对象仅限...
历史趣读

没有银行古代百姓如何储蓄

由于深受儒家“勤俭持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人是世界上少有的特别喜欢存钱的人。中国古人使用的储蓄、保值的途径比较单一,一般就是贮藏。但贮藏的手段、办法是多种多样,形形色色。 贮藏,一般分为窖藏和罐藏两类...
历史趣读

“悬丝诊脉”是真的吗

古代宫廷中,后妃们的行为举止受到严格的限制,尤其要杜绝她们与异性接触,就连生病时,医生也不可直接接触后妃的身体,因此,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常常出现悬丝诊脉的描述。即将丝线的一头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御医手执另...
历史趣读

庸医杀人,罪不至死?当庸医遇上古代法

小说《西游记》第68回“朱紫国唐僧论前世孙行者施为三折肱”中,唐僧师徒四人途经朱紫国,适逢国王张榜求医,孙悟空毛遂自荐,揭皇榜欲为国王治病,却引来唐僧的埋怨。悟空回道:“就是医死了他,也只得问个庸医杀...
历史趣读

从《绣春刀》中的手雷,看明朝防御性火器

电影《绣春刀Ⅱ:修罗战场》中,一阵刀光剑影,有人拼尽全力扔出手雷,目测爆炸威力不亚于二战时期的手榴弹。电影固然夸大了明代手雷的威力,但火枪手雷这样的热兵器发展到明代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却是不争的事...
历史趣读

武侠剧中的丐帮真实存在吗?

说起丐帮,就不得不提到金庸武侠小说,金庸小说中的丐帮有两大镇帮之宝,一个是降龙十八掌,另一个是打狗棒法;丐帮帮主的信物则为打狗棒。丐帮帮主形象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是乔峰,靠一套降龙十八掌行走江湖,很少...
历史趣读

棉花挑起了鸦片战争

19世纪,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兴盛,使印度的棉花大量流向英国本土,那些原本倒卖棉花给中国的英国商人,转而倒卖起鸦片来。 一谈起鸦片战争,许多中国人会义愤填膺,清朝中后期,英国把大量的鸦片贩卖到中国,导致中...
历史趣读

古人书信话饮食,“一洗百年尘土胃”

书信古称尺牍,是古代社会主要的交际载体和交流方式,无论是馈赠、答谢还是邀约、应酬,都通过它联系对方联络感情。在家人团聚、亲朋好友把酒言欢、大快朵颐之余,闲读古人书信,竟然发现其中有不少谈到饮食,就像现...
历史趣读

女为悦己者容——中国古代化妆品小叙

装饰花卉形面靥的仕女(《中国设计全集卷8·容妆篇》)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这样写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活脱脱勾勒出...
历史趣读

补品毒历史——古人的丹药迷信

冬季,被认为是传统的进补季节。如今,各种养生保健产品可谓名目繁多数不胜数。其实,中国古人同样重视养生保健,当然,历史上因“补品”过量导致伤身折寿甚至中毒而亡的也不鲜见。 秦汉人青睐“五色药石” 中国古...
历史趣读

戒备、防范、物理藩篱:趣话口罩发展史

一 历史记载最早的“类口罩物”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古代波斯人的拜火教认为俗人的气息是不洁的,因此在进行宗教仪式时,要用布包住脸。波斯教古墓墓门上的浮雕中,祭师就带着“口罩”。 还有一种职业的人群同样在...
历史趣读

喝啤酒想到康有为

慕尼黑啤酒与中国的缘分,跟康有为有关。 康有为是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期间仓皇出逃的。他若不出逃,被慈禧的人抓着肯定比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遭杀害的情况更惨。他先是逃往日本,从此亡命海外十五年。其间...
历史趣读

古代名医治天花:那些不可思议的疗法

在中国古代,恐怕做父母的最怕从医生口中听见“痘”字——您可千万不要以为是青春痘,这个字多是指一种在那时十分可怕的疾病——天花。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在没有接种牛痘的岁月里曾经创下...
历史趣读

世界第一枚邮票诞生记

1840年的某天,英国一辆邮政马车驶进一个小村庄。那时是先交出昂贵的邮资,再取走邮件。有个姑娘兴奋地吻了一下未婚夫从伦敦寄来的信,却说:“对不起先生,请把信退回去吧,我没有那么多钱付邮资。”邮差不答应...
历史趣读

满汉何来全席

中国筵席中,名气最大的大约就是满汉全席了。一是花样多,各种佳肴美点加在一起,多的有182种,少的也有64种,据说可以连吃三天不重样;二是出身好,据说源自清朝宫廷,皇上太后朝廷大员享用过的。因此,不少人...
历史趣读

“公主”的称呼源于何时

皇帝的儿子,有称呼“王子”的,有称呼“皇子”的,从字面上就能理解这些词的意思。不过皇帝的女儿叫做“公主”,这是为什么呢? “公主”这个称呼,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更早的时候,她们被称为“王姬”。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