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理论物理第一人”彭桓武, 默默地做了许多重要工作,但很少有人知道。 1915年10月6日,吉林省长春县,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人们很难想象,这个看上去并不怎么强壮、甚至有些沉默寡言的小男孩,将走出...
程开甲:赤子之心,为国铸盾
在总结自己人生时,程开甲很感慨:“我不回国,可能会在学术上有更大成就,但最多是一个二等公民身份的科学家,绝不会有这样幸福,因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018年11月17日,中...
黄纬禄:导弹就是他的生命
2012年2月6日上午,北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大礼堂内座无虚席,大家正在聚精会神聆听着黄纬禄院士先进事迹报告。舞台的大屏幕上,一幅幅珍贵的画面再现着黄纬禄生前的音容笑貌,将这位世纪老人的科技人...
屠守锷:一生默默拓天荒
2012年12月15日,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著名导弹和火箭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屠守锷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屠守锷先后担任我国近...
航天之父钱学森
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时6分,钱学森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平静地走了。和煦的阳光给初冬乍临的寒潮带来了一丝暖意,却留不住他的离去。作为我国杰出的科学家、航天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承载着太多的意义,在近...
拥有一种平常心的“两弹”元勋周光召
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之一,周光召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他将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中国的国防事业。风雨几十年后,作为经历过“两弹一星”时代和改革开放时期的科学家,周光召在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
诗词情怀写豪迈 ——记“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陈能宽
“两弹一星”的功勋册上,有这样一位特别的人物,在长达近四分之一世纪里,他隐姓埋名不为人知。 受命参与原子弹研制中最为关键的“爆轰物理试验”时,他还从未接触过炸药,甚至连雷管都不知为何物。然而,他却不辱...
名垂星汉 功在中华——记著名卫星与自控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嘉墀
杨嘉墀是我国著名的卫星和自控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一生虽然曲折,但很充实,还有很多巧合和奇遇。 5岁生日那天,父亲送给他的礼物不是玩具和新衣,而是一个小巧玲珑的望远镜。晚上,他用望远镜寻找天空的北...
巡天遥看一千河——记“两弹一星”元勋陈芳允院士
1999年9月18日,阳光灿烂,微风拂煦。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乐奏声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这庄严雄伟的殿堂里,隆重举行表彰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亲自为...
任新民: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
就像与自己大半生相伴的火箭助推器一样,任新民将中国航天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制高点。正是一次又一次零的突破,成就了这位中国航天界如雷贯耳的传奇人物。他曾领导和参与了我国最早的液体导弹的研制工作,并作为运载...
追忆“两弹一星”元勋吴自良院士
2008年5月24日19:45分,吴自良先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5月30日上午,在吴自良先生的追悼会上,一副挽联高高地悬挂在灵堂走廊外两侧:“良师益友教书育人铸辉煌,自强不息两弹一星建功勋”。这副挽联高...
朱光亚:鲜为人知的“核”心
李政道曾说,当初蒋介石派出去学做原子弹的纪伟,只有光亚是派对了,他回国来是做原子弹了,不过是给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做。朱光亚是中国的奥本海默。 87年来,朱光亚这个名字第一次如此誉满天下,在这之前,人们...
王希季:搭建天梯的人
1999年9月18日,雄伟的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召开表彰大会,江泽民同志亲手将金光闪闪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佩戴在王希季院士胸前。 这个荣誉对于王希季来说,真可谓实至...
王大珩:从光学家到战略科学家
身为“两院”院士的王大珩,堪称中国现代光学及光学工程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他的卓越工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事业的发展,促成了中国光学研究事业从无...
屠呦呦:铸就青蒿素抗疟传奇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86岁的屠呦呦因创造性地发现、提取了抗疟药物青蒿素,问鼎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最高荣誉,成为有史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女性科学家。这是她继2011年荣获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2...
用三个30年把个人与国家紧紧镶嵌—大国赤子黄旭华
即将过去的2017年,无疑是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最红最火的一年。在新时代,这位隐姓埋名30年的国家功臣“圈粉”无数。而恰恰就在这一年,他又跨过了不再隐姓埋名的30年。 中华民族最近的90年,正走在从站...
麦田里的追光者——记袁隆平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对中国地区的水稻稻种进行改良工作,他发明的“南优二号”使得水稻亩产单产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之多。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袁老和他的团队使得中国水稻平均亩产从...
楚庄王:韬光养晦成霸主
在各国历史上,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乃至争权夺利的斗争都极其复杂,堪称瞬息万变。因此,忍受暂时的屈辱,磨炼自己的意志,寻找合适的机会,也就成了一个成功者所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所谓“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
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他是技术负责人或总设计师;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他担任工程总师;中国第一颗探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