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名家

别样杜甫:谁人不曾是少年

以前总不爱读杜甫的诗。印象中的杜甫似乎一直是一个削瘦刻板的小老头形象。他在破旧的茅草屋前倚杖叹息,没有李白的轻狂豪放,亦没有刘禹锡的婉转柔肠。然而如今读到他的《饮中八仙歌》我才意识到,原来那个倚杖叹息...
其他名人

甲午战争中的英国医生阿瑟·道奥斯卫特

甲午战争时期的英国红十字会医院 中日甲午战争以清政府全面失败而告终,中国海陆军各路将领在此役中战死疆场者有之,自裁殉国者有之,作战不利致使朝廷问罪问斩者有之,而立功受奖者罕见。查阅历史资料和相关私人信...
文艺名家

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鲁迅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 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五四对于鲁迅其实也非常重要。这一时期,鲁迅在教育部任职,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参与了女师大学潮并遇到爱...
文艺名家

一生只画一个女人的莫奈,他的心属于谁

莫奈这一生只画过一个女人,那就是他的前妻卡米尔。那段艰难相守的日子,莫奈不厌其烦地画着卡米尔,后来卡米尔不幸盛年病逝,莫奈转而痴迷于没有人物的大自然。虽然莫奈的画作中也曾出现过后来的妻子爱丽丝和女儿们...
文艺名家

李清照在自己的词里醉过多少回?

古代文人骚客除了倾心于笔墨珠玑,更以丰富的生活情趣和爱好为荣。譬如生前就自铸墓志铭直言自己“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
文艺名家

美食达人张爱玲

民国才女张爱玲从小就对美食有种天然的敏感。私塾先生教她读“太王事獯于”这样难念的句子,她死活记不住,不过她的脑子转得快,自己私下改为“太王嗜熏鱼”,这样就记得一清二楚。 张爱玲在《谈吃与画饼充饥》一文...
文艺名家

史铁生:在墙上开窗的人

深夜,忙碌完一天的事情,正想静下来写点儿东西。忽然接到一条短信:“铁生走了。” 默默地看了半晌,没有回信去问究竟。来信的是新闻界的一位友人,平时热情爽朗的一个人,却只写了这四个字,心中的哀痛可想而知。...
其他名人

孔门弟子子路

孔子的一生,颠沛流离,饱经沧桑,尤其经历了太多亲人的死亡:三岁上父亲叔梁纥去世。十七岁时,年仅三十来岁的慈母颜徵在于贫病交加、过度操劳中撒手人寰。人到中年,妻子亓官氏先他而去,家便不成为家。年近古稀,...
其他名人

“中国机长”刘传健:我真没想到我会活

由“5·14”四川航空航班备降成都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机长》上映后深受观众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电影不仅还原了“5·14”事件,也让观众进一步认识了电影中机长的原型刘传健。时隔1年多,我们再次专...
其他名人

雷锋的“三个之最”

自1963年以来,雷锋有3个之最:题词之最,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其题词最多;邮票之最,共发行了有关雷锋的邮票105种;出版物之最,先后出版过关于雷锋的书籍400余种。雷锋还以“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最多的士兵...
其他名人

雷锋:良知与美德的尺度

当一个人一刻也不懈怠地奉守着自己的内心准则时,这样一种态度确实凝结了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诗意力量。不仅如此,这样一种精神态度还包孕着一种“升华机制”,托举和提升人朝着更高的道德境界迈进。 又是3月。每到...
文艺名家

儒勒·凡尔纳,谢谢你预见了一个时代

1 儒勒·凡尔纳不听父亲的话,不愿意子承父业,做个循规蹈矩的律师。 他声称自己对科学并无特别的兴趣,却在50年里,写出超过100部科幻作品。他不认为自己是深海潜航的发明者,但其作品《海底两万里》中,瑰...
文艺名家

严歌苓,一个很会写故事的人

当代作家里,作品适合改编成电影的其实并不多,严歌苓是这少数作家中的一位。 严歌苓生在一个文学家庭。祖父严恩春是著名翻译家,《德伯家的苔丝》的第一个中文译本就是出自他手;父亲萧马是著名作家和编剧,写过长...
文艺名家

我所知的张爱玲

1966年,我念过博士的印第安那大学比较文学系举办东西文学关系研讨会,系主任让我推荐一位资深中国学者参加。我写信约夏志清先生,结果他已经做了别的安排,不能分身,最后经他辗转介绍,请到了张爱玲。 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