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不好, 一定要烧毁 在吴冠中的年表中, 记载着他清晰的烧画经历, 特别是一次把200多张作品一起烧毁。 对此吴冠中认为“烧画是很平常的, 因为我的画唯一的标准是艺术质量, 作品如果表达不好, 一定...
王守仁:“知行合一”的心学大师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也称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其主要事迹记载于《明史...
祖冲之:指要精密,算氏之最者也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机械制造专家。其主要事迹记载于《南齐书·祖冲之传》《南史·祖冲之传》《畴人传·...
扬威海外 远播文明——世界航海第一人郑和
2013年9月和10月,习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高度关注。“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
玄奘大师:丝绸之路上最伟大的文化使者
唐代是丝绸之路的黄金时代 唐代是中华文化发展历史上的高峰。也是各民族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的时代。在盛唐文化的宏阔气象中,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承载着中西交流使命的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草原...
董仲舒:天人三策万年传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广川(今河北衡水)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家。其主要事迹记载在《汉书·董仲舒传》中。董仲舒治“公羊春秋”,汉景帝时任博士。汉武帝时,诏...
寇准:出将入相 正气凛然
寇准(961—1023年),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19岁中进士。少年英发,青云直上,由州县官吏,升至朝廷大员,出将入相,一任枢密使(国防部长),两度当宰相,成为一代名臣。寇准幼年志高孤傲,7岁时写...
司马迁:史界之太祖 文章旷代雄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曾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但他忍受着屈辱,凭借坚忍的意志发奋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张骞:凿空西域的使者
张骞(?—前114),西汉汉中郡城固(今陕西城固)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的事迹主要记载在《史记》的《卫青列传》《大宛列传》和《汉书》的《张骞传》《西南夷传》《...
孔子:从博学君子到至圣先师
虽生活在两千多年前,但即使到今天,他的大名也称得上妇孺皆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曾先后被当成传道授业的贤士、无所不知的圣人,以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这个人就是孔子。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对...
叶嘉莹:诗歌让她成为最美丽的“先生”
2018年6月3日,南开校友总会第六届理事会2018年(扩大)会议暨第五届全球南开校友会会长论坛在郑州召开。捐赠仪式上,叶嘉莹通过视频宣布,将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 94岁高龄的叶嘉莹,被称为中国最...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作家走向世界的幕后推手”
2007年夏天,电影《色·戒》的剪辑工作完成后,李安心里多少有些不踏实:电影里的上海拍得是不是像?对于张爱玲小说里性和暴力的理解是不是到位?于是,他奔赴美国,特别邀请了一位资深文学批评大家进行最后的“...
吴冠中:通古今之变,成中西之美
“如果说吴冠中在美术史上有什么贡献,那正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霖灿所表述的‘通古今之变,成中西之美’。吴先生打通古今中西,他理解古今艺术变化规律,融合中西艺术之长,创造了一种新的、有独特个性面貌的...
黄永玉 画坛老顽童
“我的画没空飞白,要飞去自个脑子里飞去!” ——黄永玉 “年纪大了,活得好好的,空耗着双手总是愁人的,所以找了这些事来做。用时髦的话说,这就是我一个老头儿的行为艺术。” ——黄永玉 黄永玉94岁时,白...
任溶溶:我无非想让小朋友读到有意思又好玩的书
任溶溶现在最大的兴趣是学韩文。 (2013年)6月,任溶溶刚过完90岁生日。打电话的时候,他刚刚听完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他兴致盎然地对我说:我刚学了几句韩文。我今天想用韩文跟你说一句:干撒憨眯达...
李文俊:译经人寥 静轩情深
李文俊,著名学者、翻译家、散文家。祖籍广东中山,1930年生于上海,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在《译文》与《世界文学》编辑部工作多年,曾任《世界文学》主编、中国译协副会长兼文艺翻译委员会主任、中...
译界泰斗许渊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许渊冲先生 17岁,年少的他为心仪的女生翻译了第一首情诗,只可惜最后表白没有成功。他也不恼,而是一下子扎进了翻译的世界里,如今已经97岁高龄的他,还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在自己百岁之前,翻译完...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周有光的一生,光彩夺目,最有影响的是他在语言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2017年1月14日,汉语拼音之父、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去世,享年112岁。周有光为人低调,虚怀若谷;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待人接物,平...
金庸:笑傲江湖成绝响,人间再无侠客行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走了,享年94岁。 距离1955年金庸在香港《大公报》连载《书剑恩仇录》,已经过去六十三年了。 侠客道义,恩怨情仇,江湖是什么样子没有人见过,但我想,它应该是金庸笔下的那样。 凡有少年...
杨绛: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2016年5月25日,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对亿万读者来说,杨绛的名字代表着《堂吉诃德》的经典翻译,代表着小说《洗澡》的心灵洗礼,代表着《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