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 十三岁时,张爱玲画了一幅漫画,投到上海的英文报纸《大美晚报》上,收到生平第一笔稿费,也就五块钱吧,她母亲让她留着作纪念,或者去买本书。 张爱玲不听,二话不说,直接跑到商场买了一支...
金庸:他创造了大侠,也成就了自己的“江湖”
金庸先生去世了,享年94岁。他的离去,也是一代传奇的谢幕。他虽然因创作出许多豪气万丈的大侠形象而被称为“查大侠”,但是金庸却觉得这个称谓实在过誉:“如果在我的小说中选一个角色让我做,我愿做天龙八部中的...
张载:“四为”“六有” 泽被后世
“横渠先生所创唯物主义,比笛卡尔早了500多年,世界唯物主义哲学之父,张横渠当之无愧。”1960年,英国陆军元师蒙哥马利将军访问西安时,对陪同他的周恩来总理如是说。 今年4月26日和5月17日,习近平...
李敖:台大的“激进”青年
1954年9月14日,李敖走进台湾大学校园,19岁的他抬头看蓝天白云,左顾右盼郁郁葱葱的棕榈树,台湾大学校园的美景立刻抓住了青年的心。大学是个性张扬的地方,大学是思想奔放的地方。李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大...
透过老照片读“现实”中的鲁迅
据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黄乔生说:“现存鲁迅照片不足百张。这些照片,除鲁迅本人保存着以外,有的是从报刊上翻拍下来的,有的则是鲁迅逝世后向国内外人士征集来的。其中有一些,鲁迅本人生前可能并未看到。在这些照...
职业码字匠罗贯中的大历史观
假设一下,今天各大出版社、影视公司按着统一的标准给古代作家开版税和支付改编费,我以为中国两千多年来,最富有的作家非罗贯中莫属。我们可以说他是作品销量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作家。 自朱元璋建立起明...
大运河畔的曹雪芹
1968年的寒冬,忙着“土地平整大会战”的张家湾村民们在北京通州萧太后河旁一个叫作曹家坟的地方挖出了一方青石,又在不远处挖到一具男性骸骨。因为没有发现任何值钱的陪葬,众人便将尸骨掩埋在河边,而那块青石...
梅葆玖:风华绝代的传奇京剧大师
2016年4月25日,82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在北京逝世。他10岁开始学艺,18岁起与父亲梅兰芳同台演出,毛主席对父子俩的戏都给予很高评价。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去世后,梅葆玖一直有个心愿——拍一部能...
永远的“竹林七贤”
58×105cm 纸本设色 2017年款识:竹林七贤。岁在丙申秋日,王明明写于潜心斋。钤印:明明(朱)王明明印(白)潜心澹泊(朱)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是我国魏晋时...
阮咸:他把名字留给了乐器
在日本奈良的东大寺大殿的西北角,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宝库——正仓院。 在正仓院的藏品里,有一件精美绝伦的螺锢紫檀阮咸,雍容华丽,堪称国宝。原来,“阮咸”一词有两种不同的注解:(1)阮咸是我国魏晋时期的一位...
向秀:内秀的竹林贤者
尽管名列“竹林七贤”,但相对于傲世不羁、旷达肆意、纵酒狂放的其他六贤来说,唯“好读书”的向秀俨然乖宝宝一枚,也是知名度最低的一位,论才华,不如阮籍、嵇康两位带头大哥;论做官,没有山涛、王戎官当得大;论...
山涛:“竹林”大哥的为官之道
山涛,字巨源。尽管山涛并非西晋“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但无论是从年纪还是从官职来说,山涛都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比其余六贤中最年长的阮籍还要大5岁,比嵇康大18岁。很多人知道山涛,还要拜其好友嵇康的《与...
朱光潜:真诚坦荡,唯美是求
朱光潜,字孟实,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以自己深湛的...
许渊冲:我的翻译人生
翻译的乐趣 小时候听到过的话,后来对我一生影响比较大的,可能是“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了。九十三岁时,我在七十二行中的一行,居然得到了一项国际大奖,也可以算是中了一次状元吧。这个状元怎么中的?回忆一下...
“远迈不群”金岳霖
西南联大,名家辈出,灿如星辰,这个在战时成立的临时大学走出了多位大师,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研究哲学的金岳霖便是其中一位。他创办了清华大学哲学系,在哲学江湖上独树一帜;但在生活上,他有着天真傻气的...
走近郁达夫
青年郁达夫 认识郁达夫是因为他那篇收入高中教材的《故都的秋》,被他深情的文字所吸引,欲罢不能。大学求学时,读了《郁达夫文集》,震惊于《沉沦》赤裸裸的表达方式和对日本军人的无比痛恨,我于是决定去学日语。...
史铁生:轮椅上的思想者
一 2011年1月4日。 北京798艺术区的时态空间画廊,鲜花盛开,烛光跳跃,与室外凛冽的寒冬相比,这里明艳而温暖。不大的空间里,涌进了将近一千人:铁凝、张海迪、刘索拉、余华、格非、濮存昕、顾长卫、蒋...
她们一生短暂 却留下三部旷世著作
BBC纪录片《勃朗特三姐妹》里有一段旁白:“房子矗立在这儿,渐渐被潮水般的墓碑所充斥。他们到达这座小村子时,这个家庭就与命运签下了契约:这六个孩子都将在35年内去世,但他们中的几个人,将写出英国文学中...
许渊冲:一生“诗舟”播美,百岁仍是少年
我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于6月17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也许有人不了解他,也许有人因综艺《朗读者》知道了他。 他是谁? 生于军阀混战的乱世,炮火中求学于西南联大...
“顶有决心”的林徽因
1955年3月31日深夜,北京同仁医院的病房里,一个躺在床上“看上去如纸片”的女人对护士说,我要见一见我的丈夫。护士说,夜深了,有话明天再说吧。 她没有等到明天。几个小时后,她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