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滨州婚礼的独特仪式与生育价值取向

山东自古为礼仪之地,对于结婚生子、传宗接代也十分重视。滨州地区的传统婚礼仪式上削弱了对于夫妻的美好祝愿,把更多的目光转向延续香火上来,并体现得淋漓尽致,独具地方特色。 婚礼中的求子仪式 滨州地区传统婚...
民俗文化

中原农村的“上坟”习俗

中原,主要指以河南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周边的安徽、江苏、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等以旱地耕作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地区。“上坟”是“到坟前祭奠死者”。中原地区民间认为“入土为安”,所以筑坟被认为是对去...
民俗文化

西双版纳傣族的人生礼仪

您看过《孔雀舞》吧?在清澈的月光下、翠绿的竹林中、旖旎的江畔低回盘旋、翩翩起舞,看过的人都会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但是您知道吗?《孔雀舞》脱胎于我国傣族最负盛名的传统舞蹈。相传1000多年前傣族首领召麻...

招福会:蒙古人的“草原社火”

“社火”, 广泛流布于民间, 是我国多个民族共识、共事的祭祀天地的一个普通的民间活动。它源自于我们的祖先对大地、苍天的崇拜。由于生产力的低下, 人们以为只能用这种办法驱鬼逐魔, 祈求生产发达和人丁兴旺...

高原上的雄鹰——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 是柯尔克孜语“四十个姑娘”的意思。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早期生活在蒙古大草原上以叶尼塞河为中心的地方, 时称坚昆, 公元9世纪摆脱回鹘统治建立汗国。 如今, 在中国境内的柯尔克孜人主要居住...
民俗文化

“射”礼溯源

韩愈在《师说》中嘉奖当时在太学读书的学生李子蟠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文中提到的“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见《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
民俗文化

看看西周人怎么守“交法”

加塞、抛撒、谩骂、随意掉头……车水马龙中,总有令人看不顺眼的或是野蛮行为发生,人们总说,这是不讲文明的表现,而与此相对的,出行时要遵守的规矩与礼仪,人们将其称之为“汽车文化”或“交通文化”的一环。有人...
民俗文化

“名”“字”不是一回事

古人不能上网,无缘为自己取网名,因此,也就没有机会享受今人穿着多件马甲骂人的“乐趣”。但是,古人却有自己的“马甲”—字。 《礼记·檀弓》曰:“幼名,冠字。”人一生下来就得由父母起个名,这个名称为“小名...
民俗文化

不可不知的中华传统见面礼

作为礼仪之邦的我国,古代人们相互见面时的礼节有很多,最常见的是顿首礼、揖礼、抱拳礼、叉手礼。其中,抱拳礼、叉手礼这些只是双手的姿势不同的礼,都是由揖礼演化而来。 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群体之...
民俗文化

女性为什么不作揖

“揖礼”源于周代以前,于今3000多年历史。传统古礼存留至今,除了“鞠躬”,恐怕只剩“作揖”了。作揖即抱拳拱手,抱拳为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拱手则抱拳在胸前微微晃动,不能过烈过高。 据《周礼》记载,作...
民俗文化

中国古代的“左”尊与“右”尊

当今世界上通行的外交礼仪,客人的位置应在主人的右侧,也就是说,当今世界以右为尊。那么,古代中国是“左”尊还是“右”尊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因为在中国不同的时期和朝代,对左、右何者为...
民俗文化

“弃尔幼志”:中国古代的成人礼仪

“弃尔幼志”:中国古代的成人礼仪(一) 成人礼是人生礼仪的一部分,它通过某个时间段的某些仪式,让少年告别幼稚,宣告被成人社会接纳为其中一员。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都有成人仪式。 在这些仪式中,为了考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