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朵朵,每一瓣都做好了迎接寒霜雨露的充足准备,难怪自古文人对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偏爱。 穿越千年,诗人笔下的菊花如今依然灵气十足。瞧,那摇曳在秋光秋色中的菊花,散发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力。用心谛听,你就能...
穆旦:中国远征军中的诗人
2018年初,电影《无问西东》上映,深受好评。在片尾的“彩蛋”中,出现了诗人穆旦的身影。与片尾中梅贻琦、梁启超等声名赫赫的文化巨人相比,穆旦的名气在社会大众中可能不高,但他一生的传奇色彩和精神光芒却毫...
吹啊吹啊,我的离愁别绪。——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评析
中国古代文人最喜欢,也最常做的事情莫过于“思乡”了,为此留下的佳作数不胜数,早期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后有诗仙李白的《静夜思》成为人人传唱的佳作;贺知章也有诗云“儿童相见不相识...
李煜《虞美人》与苏轼《念奴娇》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被誉为千古名篇,两首词的开头都很精彩。 《虞美人·春花秋月》以设问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开句,如晴天惊雷,劈空而下,具有惊天动地的力量。春花秋月...
品赏诗词名篇,听鸟兽虫鱼穿越千年的故事
万物有灵,那些曾出现在诗人瞳孔中的鸟兽虫鱼,被诗人用文字描摹下来。如今,经过千年的洗礼,它们仍在诗句中热闹着、鲜活着。 从《诗经》开始,历代诗人就开始写大量歌咏动物的诗,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形成受重视...
千古第一鼓——赏韩愈《石鼓歌》
《石鼓歌》 【唐】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
由唐诗派生的成语典故(三)
唐诗是唐代诗人智慧、思维、情感、体验的结晶,可谓字字珠圆玉润,句句光彩照人。由它所派生出来的今人常用成语典故,虽是吉光片羽,却依旧鲜活生动,须臾不离地丰富着我们的生活。现据《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
心欢可向东坡求——爱民篇·豆叶几时黄
东坡是个出世、入世自如的人。不论在其位还是不在其位,都能忧国忧民。在山东密州任太守时,国家西北边疆不太平,西夏常犯扰大宋。作为一方土地上的军政“一把手”,为体现政府“爱武”,他有时也带着手下出外打猎。...
由唐诗派生的成语典故(二)
唐诗是唐代诗人智慧、思维、情感、体验的结晶,可谓字字珠圆玉润,句句光彩照人。由它所派生出来的今人常用成语典故,虽是吉光片羽,却依旧鲜活生动,须臾不离地丰富着我们的生活。现据《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
由唐诗派生的成语典故(一)
唐诗是唐代诗人智慧、思维、情感、体验的结晶,可谓字字珠圆玉润,句句光彩照人。由它所派生出来的今人常用成语典故,虽是吉光片羽,却依旧鲜活生动,须臾不离地丰富着我们的生活。现据《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
杜鹃花鸟同名的诗趣
中国画离不开花鸟,同样,中国古典诗词也离不开花鸟,如江南美景最有代表性的描述:“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花是季节的亮色,鸟是空间的声影,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托衬,由此形成另一现象,花和鸟...
大搜罗: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诗人典故
古代著名的诗人有很多,随便一搜,就能搜出一大堆:李白、杜甫、杜牧、白居易、李清照、苏轼、苏洵、苏辙、辛弃疾、柳永、李贺、王安石、李商隐、王勃、柳宗元、陶渊明、陆游、孟浩然、屈原、韩愈、关汉卿、元稹、杨...
看尽长安花,春风不得意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孟郊这首诗,是受人诟病的。《唐才子传》里说:“当时议者,亦见其气度窘促,卒漂泊沦薄宦,诗谶信有之矣。天实为之,谓...
以香会友——苏轼与黄庭坚的禅意人生
香道自先秦伊始,贯穿于中华文化,于士大夫中尤显。傅京亮先生在其著作《中国香文化》中曾把中国用香的历史分为六个阶段:萌发于先秦,初成于秦汉,成长于六朝,完备于隋唐,鼎盛于宋元,广行于明清。 一、文人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