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妙笔传神—中国美术馆藏任伯年人物画特展”,掀起了2021年任伯年展览的热潮。该展是在中国美术馆于2019年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举办的“妙笔传神”特展基础上再次举办的同名展...
元画散谈
纵观整个绘画史,每个时代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元朝画家们面对前朝的绘画实践总结经验,对隐逸的超然提出“散淡悠远”的格调。因此,他们的绘画也呈现出与前朝不同的境象。 一个时代留下来的东西,并不一定...
山水画的空灵之美
《谷口人家》张大千 传统山水画所呈现的诗情画意,有引人入胜的意境。巧妙的空白处理,使其画外有画、画外有情,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和余地,产生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空灵之美。 山水诗对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起到...
中阴图:敦煌出土插本《十王经》研究
1十王画作简况 儒家对死亡的理解,在法藏敦煌写本中阴图中可得到有趣的形象图解。《论语》将孔子描绘为对来生持不可知论者,有“未知生,焉知死?”之言。一些篇章则提到他对超自然问题的沉默:“子不语怪力乱神。...
落霞夕照 云山烟雨——中国美术馆藏吴庆云作品选析
自晚清开埠以来,伴随着上海商业社会的不断繁荣,海派画家群异军突起,成为近现代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中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焦点。海派各家所善题材丰富,长于花鸟者如吴昌硕,精于人物者如钱慧安,更有任伯年这种兼善...
宋代花鸟画中的“荷”
以“荷”为图像的花鸟画作品在宋代为数不少,“荷”不仅被画家们比拟出多种拟人化的性格特征,而且通过语言上同音同声、同音异声的巧妙转换,“荷”又多了许多耐人寻味的美好寓意。本文通过考察宋代绘“荷”的作品,...
寄怀山水 苦写人生——浅析徐悲鸿的人物山水题材中国画创作
人物、山水、花鸟构成了传统中国画的三大画科。人物画历秦汉两晋,经唐宋而达高峰。山水画的独立,萌发于南北朝,成科于隋唐,两宋间人才辈出,臻于鼎盛。由宋元至明清,随着文人画的发展和成熟,山水定于一尊,而人...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论中国画写生
学习画好中国画必读好两本书,即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师古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观摩前人作品,目的是了解和学习前人的思想和绘画表现技法。历代画家都创造了极其丰富的表现方法与范例,以便我们很快了...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留白
黑为墨,白为纸,三笔两画,神韵皆出。这就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留白。 留白,是书画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更加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从而给人留出想象的空间。画如果过满过实,在构图上就失去了灵动与飘...
千载光阴花入画
鲜花于人,可欣赏、可装饰,滋养心灵,陶冶情操。自古世人皆爱花,至宋时更甚。在那个文艺繁华的时代,有茶酒歌舞、勾栏瓦舍,有夜市酒楼、市井杂戏,更有一个鲜花遍地的世界。司马光形容花市“车如流水马如龙,花市...
千秋如对 玄赏自得——绘画中的石
石,从石器时代就开始陪伴人类。石的美学和精神特质,在绘画中更有精彩的呈现。画面上的石,由自然之物化身为负载丰富情感的对象。画家从致力于精准再现自然中的石,到以书法性笔法描绘心中的石,从而达到超越再现的...
艺术中的爱马仕——黄阿忠的绘画
黄阿忠 1952年生,上海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出版有《阿忠随笔》《诗心—黄阿忠水墨作品...
继承与反叛——张大千对石涛山水画的“入”与“出”
张大千崇拜石涛,对他的学习和研究最为深入。他在三十岁时已经掌握了石涛书画的精髓,其师曾熙曾题云:“季爰写石涛,能摄石涛之魂魄至腕下,其才不在石涛下。他年斯进,当不知何耳!”张大千临摹的石涛作品能以假乱...
千古传奇的精神家园——《富春山居图》赏析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2000多年前,孔老夫子把仁者、智者与山水相连,看重的自是山水自然属性中蕴含的厚重与灵动,形象生动而又深刻。但老夫子未可料知的是,在其身后,...
柳子谷的艺术使命
岁月最能洗练历史经典,时间最能检验艺术价值。回顾柳子谷(1901-1986)的艺术人生,因其经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国内战争……命运多舛,几度沉浮,而充满传奇色彩;因其笃守人生正道、艺术正道,不慕荣华...
供奉何人进画图——慈禧的绘画及代笔人
1『慈禧款』的绘画 图1 佚名《慈禧朝服像》(局部),清代,藏地不详 慈禧(图1,1835—1908),满族镶黄旗人,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咸丰二年(1852)入宫被封为贵人;咸丰...
独参造化溯渊源——晚清居巢、居廉的绘画艺术
晚清广东画家居巢和居廉合称“二居”,在广东绘画史上享有盛名,在全国画坛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创作以花鸟、草虫为主,兼及山水和人物,常表现岭南风物,题材丰富、色彩明丽、画风灵秀,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
古人如何过夏天
摘 要 :越来越热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气候常态。然而,至少我们还有空调、风扇、冰箱这些解暑装备。在古代,人们又是怎么度过炎热夏季的呢?我们当然无法详细“回放”古人的生活场景,但在千百年来留下的绘...
徐渭《蟹鱼图》中的速度与力量
明代艺术家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方面都有建树。《蟹鱼图》是他的一幅绘画作品,图中,徐渭塑造了两个戏剧化的情景。通过对这幅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进行分析与鉴赏,探讨凝练的笔墨表现出的速度与力量。 ...
跟着他们“游山玩水”
点景人物,作为山水画中的点缀和装饰,通常只占据极少的篇幅,有时细小如豆,有时寥寥数笔,但其却是画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幅山水画如果出现点景人物,大多是有明确的主题或故事情节。这类作品虽以山水树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