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元画散谈

纵观整个绘画史,每个时代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元朝画家们面对前朝的绘画实践总结经验,对隐逸的超然提出“散淡悠远”的格调。因此,他们的绘画也呈现出与前朝不同的境象。 一个时代留下来的东西,并不一定...
绘画

山水画的空灵之美

《谷口人家》张大千 传统山水画所呈现的诗情画意,有引人入胜的意境。巧妙的空白处理,使其画外有画、画外有情,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和余地,产生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空灵之美。 山水诗对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起到...
绘画

中阴图:敦煌出土插本《十王经》研究

1十王画作简况 儒家对死亡的理解,在法藏敦煌写本中阴图中可得到有趣的形象图解。《论语》将孔子描绘为对来生持不可知论者,有“未知生,焉知死?”之言。一些篇章则提到他对超自然问题的沉默:“子不语怪力乱神。...
绘画

宋代花鸟画中的“荷”

以“荷”为图像的花鸟画作品在宋代为数不少,“荷”不仅被画家们比拟出多种拟人化的性格特征,而且通过语言上同音同声、同音异声的巧妙转换,“荷”又多了许多耐人寻味的美好寓意。本文通过考察宋代绘“荷”的作品,...
绘画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论中国画写生

学习画好中国画必读好两本书,即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是师古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观摩前人作品,目的是了解和学习前人的思想和绘画表现技法。历代画家都创造了极其丰富的表现方法与范例,以便我们很快了...
绘画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留白

黑为墨,白为纸,三笔两画,神韵皆出。这就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留白。 留白,是书画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更加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从而给人留出想象的空间。画如果过满过实,在构图上就失去了灵动与飘...
绘画

千载光阴花入画

鲜花于人,可欣赏、可装饰,滋养心灵,陶冶情操。自古世人皆爱花,至宋时更甚。在那个文艺繁华的时代,有茶酒歌舞、勾栏瓦舍,有夜市酒楼、市井杂戏,更有一个鲜花遍地的世界。司马光形容花市“车如流水马如龙,花市...
绘画

千秋如对 玄赏自得——绘画中的石

石,从石器时代就开始陪伴人类。石的美学和精神特质,在绘画中更有精彩的呈现。画面上的石,由自然之物化身为负载丰富情感的对象。画家从致力于精准再现自然中的石,到以书法性笔法描绘心中的石,从而达到超越再现的...
绘画

艺术中的爱马仕——黄阿忠的绘画

黄阿忠 1952年生,上海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现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出版有《阿忠随笔》《诗心—黄阿忠水墨作品...
绘画

柳子谷的艺术使命

岁月最能洗练历史经典,时间最能检验艺术价值。回顾柳子谷(1901-1986)的艺术人生,因其经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国内战争……命运多舛,几度沉浮,而充满传奇色彩;因其笃守人生正道、艺术正道,不慕荣华...
绘画

古人如何过夏天

摘 要 :越来越热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气候常态。然而,至少我们还有空调、风扇、冰箱这些解暑装备。在古代,人们又是怎么度过炎热夏季的呢?我们当然无法详细“回放”古人的生活场景,但在千百年来留下的绘...
绘画

徐渭《蟹鱼图》中的速度与力量

明代艺术家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方面都有建树。《蟹鱼图》是他的一幅绘画作品,图中,徐渭塑造了两个戏剧化的情景。通过对这幅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进行分析与鉴赏,探讨凝练的笔墨表现出的速度与力量。 ...
绘画

跟着他们“游山玩水”

点景人物,作为山水画中的点缀和装饰,通常只占据极少的篇幅,有时细小如豆,有时寥寥数笔,但其却是画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幅山水画如果出现点景人物,大多是有明确的主题或故事情节。这类作品虽以山水树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