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九老图》 明·周臣 绢本设色 177cm×106cm 天津博物馆藏 周臣(?-1535),字舜卿,号东村,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唐寅、仇英皆为其门下高足。其山水师承陈暹...
齐白石花鸟画里的童心
齐白石以画虾名世,但其艺术成就远不止于那一只只晶莹剔透、活灵活现的虾。他的绘画题材十分广泛。有人曾做过统计,他的花鸟画题材超过270种。当然,这并非他刻意要在题材广度上胜过先人,而是农村生活经历赐予他...
意趣与理趣——宋代绘画的美学观
米友仁云山得意图局部 纸本水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新儒学影响下的宋代画家 宋代是中国绘画美学史迈向新征程的时期,也是绘画美学思想激辩愈演愈烈的时期,宋代的文人摆脱了唐代等级森严的世族制度的束缚,在...
《蜀中胜迹图》与实景山水画
中国绘画史上,流行画实景山水,尤其到明清时期,此风更盛。明代王绂的《北京八景图》卷(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王履的《华山图》册(十一开)(上海博物馆藏)、文徵明(1470—1559)的《潇湘八景图》册(八...
《华山图册》:明代医生的华山“打卡照”
编者按: 王履是由元入明的山水画家,也是山水画经历宋元大发展后进入明朝的第一位重要的画家。遗憾的是,有关王履,在历代的画史和画学著述中皆一笔带过,难以了解其人真况。不过他留下了一组《华山图册》,画风独...
唐玄宗最爱的坐骑长啥样?
马作为古代最重要的代步工具,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无论在交通运输还是战争中,都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马的形象一直以来备受画家们的青睐,在中国的绘画史上留下了太多对马的描绘,并延伸出一种专以画马为题...
淡妆素颜——元代花鸟画
元代花鸟画,随文人画的发展,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以“唐之边鸾,宋之徐、黄为古规范式”的花鸟画已渐入式微,代之而起的是以清淡的水墨写意为主的墨花、墨禽的流行,并成为一种时尚。出现这种新变化有其深刻的社会原...
盛唐华章:画中丰腴色
今天的人们,总将“汉唐雄风”挂在嘴边,盖因那盛世的雄壮气魄,即便过了千百年,也依然令人心悸向往。可惜的是,我们没有时光机器,不能穿越到那些令人憧憬的时代,去亲身感受古代华夏大地最恢弘的时刻。好在,我们...
跟随古人去旅游
南北朝时梁朝诗人沈约有诗句:“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是“旅游”一词出现在中国古籍中的最早记录。及至唐代,“旅游”一词被广泛使用开来。“旅游”与“旅行”不同,前者关乎览之对象,后者重在去之过程。“...
千年不散的夜宴
五代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绢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2021年季春时日,故宫博物院举办“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晋唐五代是中国人物画发展的高峰时刻,而《韩熙载夜宴图》卷,又是人物画中不可绕过的一...
“迁想”与“妙得”——顾恺之《洛神赋图》
顾恺之(约346-407),字长康,出生于东晋南朝的官宦家庭,少承家学,聪颖明慧,多才艺,世人称其有“三绝”之能。“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才绝是指其擅文辞,长于诗赋,现存有《风赋》《冰赋》《观涛赋...
每一幅花鸟画都是一种表情
中国花鸟画既重视“真”,又非常注意美与善的观念表达,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的怡情作用,以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特别是在写意花鸟画中,尤其善于将画上题诗与画意相融合,用与画风相协调的书法在适当的位...
会讲故事的明代绘画
在济南市博物馆绘画藏品中,除《宋人仿郭熙笔意图》、《元盛懋秋溪垂钓图》、《元倪瓒古木竹石图》等宋元珍品外,主要以明清绘画为大宗,且不乏精品。现择其中几幅略作浅析,以飨读者。 林良《荷塘雁嬉图》:荷塘芦...
丹青妙笔绘婴戏
我们往往通过一些经典佳作可窥见古人游玩的场景,那么,古时候的孩子都是怎样欢乐地玩耍呢?中国美术史上将描绘孩童玩耍、嬉戏的绘画作品称为“婴戏图”或“戏婴图”,“婴”原指初生女孩,《苍颉篇》:“男曰儿,女...
谁道江南春事了——古书画中的春日游赏
游春活动,最早是出自对亲人的纪念,洒扫祭拜,慎终悼远,并早已渗透在中国人的伦理道德深处。隋唐时代,以郊行为代表的游春活动业已成为放松精神、娱乐身心、陶冶情操的重要活动之一,在继承历代的基础上,形成了其...
烟云供养化水墨 最“江南气”的十美图!
青山绿水,粉墙黛瓦,细雨江南……无论是诗词里的流连婉转,还是水墨间的氤氲渲染,江南,在历朝历代文人骚客、丹青高手的笔下,总是这般风流蕴藉,风情万种。无论是六朝金粉地,还是姑苏烟雨巷,从市井人家的烟火气...
苏轼颜值几何?从后世画作中窥探东坡样貌
中国文人多有名士仰慕情结,北宋中后期以后,喜爱宋代文豪苏轼者尤多。但苏轼究竟长什么样?这是一个长期困扰学界的难题,因为争议数百年前就开始了。苏轼潇洒出尘之貌,引得宋代以来的艺术家不断发挥想象,据此创作...
徐悲鸿与《八十七神仙卷》的悲欢离合
偶获至宝 1936年,徐悲鸿应邀前往香港举办个人画展。他在时任香港大学教授的好友许地山夫妇的家宴上获知:一位德籍马丁夫人藏有满满四箱中国古书画,正在寻找买主。 在许地山的引荐下,徐悲鸿去拜访马丁夫人。...
巧偷豪夺古来有——细说书画作伪高手
胆大妄为的张易之 《新唐书·艺文志》载: “贞观中,魏征、虞世南、颜师古继秘书监,请购天下书,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缮写藏于内库,以宫人掌之。” 连缮抄的“书手”都必须出自五品以上官员之家,可见...
古画里的“赞”:冯子振的《游春图》与展子虔的题跋
中国古代绘画,有着画面与文字内容相互融通的历史传统。汉字有一定的象形因素,而画面有一定的文献叙事功能。古人观览图画,有感而发,往往跋于卷后,题于诗塘。根据这些跋文,我们可以突破时空的阻碍,用艺术欣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