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

李可染《万山红遍》系列作品初探

李可染——1907年生,1989年卒。13岁师从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学习。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国际)西湖艺术院,被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风眠等教授,研习西画。19...
绘画

铜镜映无邪——仕女画中的镜子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唐)李贺 《七夕》 古时农历七月初七,女子都会祈求巧慧与美满的姻缘。这一天承托了中国女性深...
绘画

明末清初八闽书画第一人——许友

明清时期的福建,由于南明隆武政权势力长期抗清,对遗民有着很深的影响。由于各种原因,不少明朝遗民之作,不仅无人问津,有的还流散于民间,连故宫都少有收藏,所以他们渐渐地被淡忘在历史长河中。比如在明末清初时...
绘画

探析董其昌山水画的无“人”之境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谥文敏,华亭人,生长在16世纪晚期明代中国的文化思潮中。他生性谨慎,总有意回避政治,深受李贽偏激的个人主义哲学观和公安三袁反复古主义的诗学主...
绘画

渐近自然,与时相通——董其昌的绘画

一、动荡时局下的董思白 明朝废除宰相,政事交由内阁和六部管理,中央的最高权力在于皇帝。然而明朝政局并没能如朱元璋的期望的那样。到后来皇帝的权利被削弱,内阁和六部逐渐掌握政权,内阁首辅成了实质性的宰相。...
绘画

徐渭花鸟画中的自我独白

生活于明代中后期的徐渭,在水墨大写意花鸟画上创造出了震古烁今的艺术成就,开创了极具个性化的粗笔文人写意花鸟画的新局面。他的作品中传达出强烈的自我独白,而且与传统文人画家笔下的自我独白大相径庭。传统文人...
绘画

山水画中“龙脉”的开合起伏

一、山水画中的“龙脉” 清初画家王原祁有《雨窗漫笔》传世,论及山水画的章法布局、气韵境界,其中有关“龙脉”的理论蕴涵深远。他认为:“画中龙脉,开合起伏,古法兼备,未经标出。石谷阐明,后学知所衿式。然愚...
绘画

八大山人的艺术道路

一、八大山人的时代背景 八大山人作为明宗室后裔,宁潘戈阳王朱权九世孙,自天启六年(1626)出生,至崇祯十七年(1644)明亡以前一直居南昌王府,过着虽然不奢侈但也很安逸的王孙生活。八大山人从小就接受...
绘画

八大山人“留白”艺术

魏晋时期谢赫所著的《古画品论》中的六法中,提到“经营位置”之说,从此绘画史上开始了构图的概念,北宋郭若虚在其所著的《图画见闻志》中也曾写道:“六法精论,万古不移。”这更加肯定了“六法论”对绘画评鉴理论...
绘画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旷达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在八十四岁高龄完成的山水画巨作,这幅作品是中国绘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影响深远,在当代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朱良志老师所作《二十四诗品》讲记中第十六讲━旷达的...
绘画

风流天子与宫廷画院

公元1100年,19岁的赵佶当上皇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宋徽宗。 他的名气首先来自少见的荒嬉。他当了26年的皇帝,亲任奸佞、耽迷道教、横征暴敛、骄奢淫逸;搞得政治黑暗、官吏贪墨、民不聊生,还不修武备,...
绘画

悟入丹青——清初岭南四画僧综述

明末清初是中国画史上的兴盛时期,出现了诸如“四王”(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翚)、“四僧”(石涛、八大、弘仁、髡残)等杰出画家,在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僻处岭海之广东,随着南明王朝的永历政权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