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

远古神话还是治国宝典?《尧典》是经不是史

《尚书·尧典》乃传世之极为重要的先秦经学文献,是先秦儒学初兴、经学萌芽之际,由儒家某位思想巨人整合成篇。王充以为乃“鸿笔孔子”所为,观《论语》所记孔子赞美唐尧虞舜之语气,以及读《礼记·礼运》载孔子所言...
诸子百家

《伯夷列传》何以居于《史记》列传之首?

《伯夷列传》是《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一篇,也是《史记》中的一篇奇文,在全书中占有“文眼”地位,切不可轻易读过。 《伯夷列传》位居列传之首,并非仅仅是时间顺序上的安排。当时《诗经》学中有“四始”之说,司马...
诸子百家

蒙学:开启文明宝藏的钥匙

贵州贵阳孔子学堂藏《孔子圣迹图》之“退修诗书” 《圣迹图》是对孔子的生平事迹的具体描绘 绿豆,味甘,性寒。其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是一味好食材。但是,倘若有人声称绿豆包治百病,且药到病除,功效神奇,那么...
诸子百家

《左传》的“闲笔”

历史叙事愈是通向往古,愈是庄严肃穆,充满神圣感和紧张感。早期的历史叙事是宏大的,缺少细节的;是外在叙述的,缺少内在心灵表现的;是神情紧张的,而缺少诙谐幽默的。在《尚书》叙事里历史主角是尧、舜、皋陶、禹...
诸子百家

《诗经》与“诗教”

《诗经》在一代又一代学人的不断诠释中,逐渐形成为一部具有政治、道德、伦理,以及礼仪、音乐、文化综合教育意义的经典著作,在塑造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诗》在周代社会有着崇高的地位...
诸子百家

“义理”之作:孔子《春秋》为“经”的意义

尽管《春秋》是孔子“作”还是“修”,还有许多争论,但《春秋》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可称为中国传统史学的源头,却是无疑义的。可有意思的是,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却从来没人说他是“史学家”;《春秋...
诸子百家

诗何以为经(三)——“经”与“经典”

“经”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在所说的“经典”,后者是指一部作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所拥有的思与诗的卓越品质,更多是从审美的意义加以肯定。“经”却是作为不可更易的政治和道德伦理标准,作为一种刻度而存在的,具有一...
诸子百家

诗何以为经(二)——通向经典的“经”

  更多地将《诗经》作为“经”来对待,尽管隆盛,却有可能不是使它变得更大,而是更小。让其尽可能自由活泼地生长下去,才有茂盛的未来。将它还原为一部众人的创造,等于倾听生命的群声,一同来到了无垠...
诸子百家

诗何以为经(一)——诗经之“经”

作为一部民族典籍,《诗经》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几千年间它从一部文学作品集(诗歌集),逐步走向了不可动摇的“经”,地位变得十分显赫。这种完成和蜕变是一个缓慢的、自然而然的过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
诸子百家

不做世间闲客——《易经》的启示

《易经》的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它揭示人生法则,披露生活哲理,尤其是教育和引导我们,要振奋精神,去懒戒惰,不做世间闲客,勇敢面对难题,和谐处世……它所具有的独到思想认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至今仍然具...
诸子百家

老子与愚朴人格

愚是老子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老子曰:“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三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故以智治国,国...
诸子百家

打开果核——老子哲学与当代生活

卡夫卡曾直言对老子思想的无限钦敬,称“老子的哲学是坚硬的核桃,我被它们陶醉了,但是它们的核心,却对我依然紧闭”。这个果核紧紧地封闭着,它是自我圆足不加旁求的;它的成就、它的感觉、它所有的意义都绾聚在一...
诸子百家

南宋理学:中国思想史天空中奇异的彩虹

史家陈寅恪推崇宋代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他赞叹道,“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宋代文化开启了中国近世文化的主流,其对中国民族文化心...
诸子百家

庄子背影也可观

一、古代的劳动者之歌 1962年余在商县师院史国瑞老师处读到《庄子·天道》“轮扁论技”寓言,心灵大为震动。在齐桓公面前,车木匠轮扁竟敢冒杀头大罪说:“君之所读书,古人之糟粕已夫!”那么精华又何在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