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

《论语》为什么以“学而时习之”开篇

在西方,古希腊以“爱智”为“哲学”的精神特色,这对后来的西方文化起到了相当大的塑造作用。古代中国哲学不是以“爱智”为特色的,有些学者主张以“成德”或“明德”为中国哲学的特色,以与爱智形成对比,这些说法...
诸子百家

人类走向文明的宝典——《礼记》

《礼记》是儒家“五经”中成书最晚的一部经典,大约在西汉中期(一说是汉末);也是列入“五经”最晚的一部经典,直到唐朝朝廷颁布的“五经”里才有了《礼记》。 宣示儒家礼治精神的经典 人们不禁会问:孔子创立儒...
诸子百家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战国末年,在大一统局面即将形成的前夜,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位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受教于儒家,却没有受儒家思想的束缚,反而在某些观点上成为儒家内部的反对派;他又不是法家,但著名的法家人物韩非、李斯却...
诸子百家

梁启超:如何读《孟子》(外一则)

读《论语》、《孟子》一类书,当分两种目的:其一为修养受用,其一为学术的研究。为修养受用起见,《论语》如饭,最宜滋养;《孟子》如药,最宜祓除及兴奋。读《孟子》,第一,宜观其砥砺廉隅,崇尚名节,进退辞受取...
诸子百家

《太平广记》:荟萃说部菁英,小说家之渊海

北宋初年,海内初定,武功歇而文治兴。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下诏编修类书,有史实、典故一千卷名为《太平御览》,野史小说五百卷名为《太平广记》,诗文一千卷名为《文苑英华》。太宗死后,其子真宗继位,又以“历...
诸子百家

《管子》,中国最早的经济学著作

中国的一些文化人到现在还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西方那样的学术:没有西方的经济学,没有西方的政治学,没有西方的哲学。这应该是三大基本学术,中国都没有。 可我则要说,恰恰相反,中国不但有哲学,有经济学,有...
诸子百家

远古神话还是治国宝典?《尧典》是经不是史

《尚书·尧典》乃传世之极为重要的先秦经学文献,是先秦儒学初兴、经学萌芽之际,由儒家某位思想巨人整合成篇。王充以为乃“鸿笔孔子”所为,观《论语》所记孔子赞美唐尧虞舜之语气,以及读《礼记·礼运》载孔子所言...
诸子百家

《伯夷列传》何以居于《史记》列传之首?

《伯夷列传》是《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一篇,也是《史记》中的一篇奇文,在全书中占有“文眼”地位,切不可轻易读过。 《伯夷列传》位居列传之首,并非仅仅是时间顺序上的安排。当时《诗经》学中有“四始”之说,司马...
诸子百家

蒙学:开启文明宝藏的钥匙

贵州贵阳孔子学堂藏《孔子圣迹图》之“退修诗书” 《圣迹图》是对孔子的生平事迹的具体描绘 绿豆,味甘,性寒。其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是一味好食材。但是,倘若有人声称绿豆包治百病,且药到病除,功效神奇,那么...
诸子百家

《左传》的“闲笔”

历史叙事愈是通向往古,愈是庄严肃穆,充满神圣感和紧张感。早期的历史叙事是宏大的,缺少细节的;是外在叙述的,缺少内在心灵表现的;是神情紧张的,而缺少诙谐幽默的。在《尚书》叙事里历史主角是尧、舜、皋陶、禹...
诸子百家

《诗经》与“诗教”

《诗经》在一代又一代学人的不断诠释中,逐渐形成为一部具有政治、道德、伦理,以及礼仪、音乐、文化综合教育意义的经典著作,在塑造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诗》在周代社会有着崇高的地位...
诸子百家

“义理”之作:孔子《春秋》为“经”的意义

尽管《春秋》是孔子“作”还是“修”,还有许多争论,但《春秋》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可称为中国传统史学的源头,却是无疑义的。可有意思的是,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却从来没人说他是“史学家”;《春秋...
诸子百家

诗何以为经(三)——“经”与“经典”

“经”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在所说的“经典”,后者是指一部作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所拥有的思与诗的卓越品质,更多是从审美的意义加以肯定。“经”却是作为不可更易的政治和道德伦理标准,作为一种刻度而存在的,具有一...
诸子百家

诗何以为经(二)——通向经典的“经”

  更多地将《诗经》作为“经”来对待,尽管隆盛,却有可能不是使它变得更大,而是更小。让其尽可能自由活泼地生长下去,才有茂盛的未来。将它还原为一部众人的创造,等于倾听生命的群声,一同来到了无垠...
诸子百家

诗何以为经(一)——诗经之“经”

作为一部民族典籍,《诗经》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几千年间它从一部文学作品集(诗歌集),逐步走向了不可动摇的“经”,地位变得十分显赫。这种完成和蜕变是一个缓慢的、自然而然的过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
民俗文化

不可不知的中华传统见面礼

作为礼仪之邦的我国,古代人们相互见面时的礼节有很多,最常见的是顿首礼、揖礼、抱拳礼、叉手礼。其中,抱拳礼、叉手礼这些只是双手的姿势不同的礼,都是由揖礼演化而来。 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群体之...
人文解读

片简短笺,胜过诗

那时我赏花草,观天地。纵然再匆忙,也要将寥寥数语执拗地写下。笺上有画,画中有诗,诗里满满的都是你。 纸短情长。 书斋中的小品中,比诗笺更随性、更自由、更无定格的应是片简,也就是用一些小纸写些性情或有意...
民俗文化

女性为什么不作揖

“揖礼”源于周代以前,于今3000多年历史。传统古礼存留至今,除了“鞠躬”,恐怕只剩“作揖”了。作揖即抱拳拱手,抱拳为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拱手则抱拳在胸前微微晃动,不能过烈过高。 据《周礼》记载,作...
文化综合

沐浴也是一种礼仪

《说文解字》曰:“沐,濯发也。”“浴,洒身也。”《诗经·小雅·采绿》:“予发曲局,薄言归沐。”还有《公羊传·隐公八年》:“诸侯皆有汤沐之邑也。”等等,这里的“沐”都是洗头发的意思。 而《论衡·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