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追光者——记袁隆平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对中国地区的水稻稻种进行改良工作,他发明的“南优二号”使得水稻亩产单产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之多。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袁老和他的团队使得中国水稻平均亩产从300公斤的水平飞跃至400公斤~500公斤的水平。按照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的话来说,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能为全世界解决七千万人口的吃饭问题。

近100年来,人类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大概就是人口问题。日益增加的人口考验着各方各面的承受能力,教育、福利、交通等等。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粮食危机。现在世界上每年有将近8亿人每天都面临着饥饿的问题,而人口还在以每年数亿的速度增长着。这就是袁隆平院士和他的团队试图为我们解决的问题。不能眼睁睁地看到别人挨饿致死,用自己的知识和科学的力量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科学工作者们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使得其他的受益者们在无形中获得了生活下去的力量和勇气。

上世纪60年代,年轻的袁隆平和年轻的新中国都遭受了一轮残酷的命运。从1959年到1962年,持续的干旱肆虐了中国大地,超过一年滴水未降,使得田地荒芜,颗粒无收。粮食减产的幅度超过了百分之十五,粮食缺口达到2800万人的口粮。仅1960年一年,旱灾就夺去了将近一千万人的生命。在这场历史罕见的灾难面前,年轻的袁隆平在心底有了一份使他足以秉持一生的信念,那就是要帮助中国解决粮食问题,要让中国人吃饱饭,不再挨饿!这是他饿出来的信念。

袁隆平在学校里学的是关于农学的专业,钻研农业中的基因改良技术。这是因为他对生养他的这片土地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自他出生以来,祖国母亲就饱受战火的蹂躏,灾难的肆虐,却还是用自己平实的作物养育着她的孩子们。他不想离开这份深厚的情怀,所以选择了用土地寄托自己的梦想。但是他并不仅仅想要效仿那些先贤们对土地的耕作方法,他想要用自己的方法来改变中国农业的命运。尽管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代表着西方思想的基因改造理念被中国的知识界大肆地否定着,尽管人们推崇当时苏联科学家的理论和实践,但他还是想方设法地扩展着自己的知识面,他一面在教室里倾听苏联专家的教导,又在课余时间利用图书馆来学习西方世界的相关理念。事实证明,正是他利用业余时间收获的当时西方比较先进的关于基因遗传的理念,帮助他建立了自己的杂交水稻体系。

年轻的袁隆平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他曾经因为身材矮小被人取笑不敢游泳,却凭着自己不服输的劲和不懈的努力获得了市游泳比赛的冠军。他爱好广泛,且博学多才,习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及小提琴等多项爱好技能。科学的王冠似乎总是青睐那些愿意多走几步路的人。对于年轻的袁隆平来说,把青春乃至整个生命都献给对粮食问题的研究是一个起点、一份誓言,更是几十年如一日风雨不改的执着付出。他用多年时间走遍了全国数以万计的山区、田地,终于找到了自己理想的稻株,又为了守护优良稻株的试验田,在田边做了几十年执着的农夫,他风里来、雨里去地守着这些幼苗,期待着它们能结出更加饱满、优良的种子来。大雨曾经将他的心血毁于一旦,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将他试验田里的稻秧全部拔光。他曾经跳进水井里试图亲手挽救被损坏的幼苗,也曾经把自己微薄的薪水一次次的倾囊付出,来支持自己的试验。甚至在文革十年最混乱的日子里,他也谨慎地、按部就班地推进着自己的杂交试验。当然,在最混乱的日子里,国家领导和党的关怀和保护,以及对他研究工作的支持,也是他能够在风雨飘摇中执着地守候着自己工作的重要原因。

袁隆平院士在一次采访中曾经说自己的人生归结起来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对于一位有了很大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来说,袁隆平院士并不仅仅是谦虚,他真正地、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工作归结为一种诚实的付出和收获。他是执着的,更是严谨而认真的,他总说自己只是一名农夫,只是在耕种与收获,他收获的奖章奖金数不胜数,但简朴的像是一位最普通不过的农夫。他穿着最便宜的衬衣,方便他下地干活,吃的很简朴,但人却很精神,年近九十的他还在执着地亲自下地选种选稻,期待着下一个突破。人们总是无法立刻把现实中的他和那位解决了数千万中国人粮食问题的大科学家联系在一起,人们总是习惯地把他当成一位随处可见的中国农民,他喜欢说一句话:“我若不是在家里,便是在试验田里,若不是在田里,那就是在去田里的路上。”他朴实得像是山间最清冽的泉水,滋润着中国南北数亿亩的良田。

他对家庭的亏欠是充满愧疚的。父亲病重的时候他正在海南南繁基地攻克技术难关,他知道自己责任重大,无法亲自前往,只能委托自己的妻子代为前往照顾,当他得知父亲逝世的消息时,一个人在海边伫立了许久,直到手里的烟燃尽,烟烧灼了他的手指,他也没有回过神来。他父亲逝世后,妻子把他的母亲和自己的母亲全都接到身边来,方便照顾,却因为过于劳累病倒了。他给自己的妻子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表达了对妻子的感谢之情,感谢她将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全部照顾了起来,他觉得自己是多么幸运……后来母亲逝世时他也没能见到最后一面,岳母逝世时他亦没能尽孝,他的孩子们有时见到他,就像是见到了一个陌生人。但是他的妻子并没有责怪他,而是默默地一个人把老人和孩子照顾了起来,这个家实际上是邓师母一个人挑了起来。她还说:“嫁给袁先生是我的福气和运气,这么多年来他这份细心的爱,还是蛮感动我的。”我们常常感叹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往往有一个伟大的女人。邓师母就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个认真去爱的女人是多么的伟大。

中国的人口约占世界的百分之二十,耕地却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用这么少的耕地来养活如此庞大的人口,这对我们的政府是一个挑战。国际上公认的保障性粮食供应水平大概是平均每人每年500公斤粮食。对中国而言就是8000多亿公斤的粮食供应水平。可是中国的粮食总产量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即使是在粮食大丰收的年份,中国的粮食总产量能达到4800亿公斤的水平就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就算中国人每天摄取的热量水平相对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我们和理想的粮食供应水平也还是相差了每年约1500亿公斤的量。这不仅仅意味着中国每年可能有将近一亿人要饿肚子这么简单,这还意味着我们无法有效地为可能到来的大型自然灾害做充分的粮食储备,也就是说像三年自然灾害这样能持续数年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我们仍然无法避免遭受巨大的损失。当然我们仍期待在现今的国际社会环境下,能够得到有效的国际人道援助,但是又有哪个国家能够节省出上亿吨的粮食来支援我们呢?袁老用了一辈子的时间来改良中国的水稻,为我们国家的粮食工业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是不敢在袁老的功劳簿上打盹的,我们年轻的农业科学工作者们,一定得抓紧时间,抓紧工作,争取接好袁老的班,让我们在粮食工业的战线上再接再厉,继续迈步向前。袁老现在的工作主要是研究能在海水里种稻子,这听起来好像很奇妙的一件事情,但是想想如果我们真的能在海水里种粮食了,我们就能解决更多人的吃饭问题。让我们祝愿袁老的工作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年轻人们也能够从他的故事中感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来,也让更多想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的人们能够把更多的希望播种在这片大地上。

来源:《科幻画报》2018年08期   王钊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