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神”周瑜

周瑜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周瑜是个有点才干但心胸狭隘的家伙,仿佛他终其一生都在算计诸葛亮,结果反倒把自己气死的人,一句“既生瑜,何生亮”勾画出了周瑜的小人形象。可是古人又说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如此光芒万丈的周瑜和《三国演义》里的周瑜究竟哪一个是真的呢?

卓尔不群的政治智慧

周瑜杰出的政治才能首先表现为敏锐的政治触觉。当时他在袁术帐下的时候,袁术风头正盛,大家都认为当时的豪杰中袁术绝对是个霸主级人物。而周瑜却看出袁术不会有大作为,而又不想投降曹操,因为曹操那里已经人才济济,没有自己发挥的余地。那时候的孙吴力量虽然不够强大,但是有着良好的地利与人和,只是缺乏腾起的时机而已,他相信在那里会有他发挥的舞台。果然,孙氏兄弟没有辜负他的厚望,周瑜投奔孙吴后很快得到重用,有了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

周瑜在政治上对孙吴的第一个贡献是劝孙策取江东,开创基业。当时在北方,豪杰林立,没有孙吴的立足之处;在西面,荆州刘表势力庞大,孙吴也不能染指;只有江东土地肥沃,经济繁荣,人民富裕,又有长江之天险,可以创业。后来的史实也证明,取江东的确成就了孙策的事业。

在取得江东后,周瑜又为孙策策划了取庐江,再取荆州,再取益州,从而与北方划江而治,再一统中国的称霸战略。从后来发展局势看,周瑜的观点真是非常是英明而有远见的,而东吴后来的战略方针基本是符合这一走向。

而表现出周瑜的政治智慧确实高人一等的是:在赤壁之战后,周瑜不同意借荆州江南四郡地给刘备,而主张一举趁势殄灭刘备。当时,刘备借周瑜打胜的赤壁一战得到了生存空间,随后趁周瑜与曹仁在江陵对峙时,抢占了荆州江南长沙等四郡,并向堂而皇之地向孙权请求官方许可。周瑜知道借刘备绝对是东吴潜在的大敌,非常担忧刘备做大后反咬东吴。而且周瑜也自信此时有实力可以灭掉刘备,而曹操已经元气大伤无暇南顾。但是,东吴朝内普遍认为,如果两家开战,曹操会借机南下,到时候又需要刘备这个帮手,而且作为刘备若是得荆州的话,东吴就可以多一道屏障。孙权也是偏向于这个观点,所以并没有理会周瑜的反对,把荆州“借”给刘备。事实证明,周瑜的主张是正确的,经过赤壁之战和江陵的对峙,曹操已经无力南下。如当时照周瑜的主张实施,便没有后来的三分天下了,很有可能便是南北对峙,最后鹿死谁手,还不好说。

周瑜的政治才能不但高于本朝谋臣,更是把诸葛亮的政治才能甩出了好几个弯。周瑜在攻占江陵后,开始规划取益州的大业。他对孙权先取益州,然后兵分两路,一支从益州出发向长安,一支从江陵而至襄阳,如此北方就可以拿下了。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不谋而合的,但却比《隆中对》更有可实施性。诸葛亮的《隆中对》其实只是个不成熟的泛泛而谈,相比之下,周瑜的取荆州、定益州主张却是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提出的。遗憾的是,周瑜在将取益州的计划实施前不幸病逝,益州这块肥肉就掉到了刘备的嘴里。

光彩熠熠的军事才华

周瑜自投奔孙吴后,深受孙氏兄弟的器重,长期以来担任孙吴的主要军事统帅,这是因为周瑜有着优秀的军事才能。在孙吴创业初期,周瑜与孙策一起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在此期间孙策看中了周瑜突出的军事才能,不仅自己重用周瑜委,还在死前交代弟弟孙权重用周瑜,嘱咐弟弟可以放心的把在外征战的任务交给周瑜,即使是朝内有事也要向周瑜多多讨教。而孙权也的确很很听哥哥的话,非常重用周瑜。

面对孙氏兄弟的器重,周瑜更是尽心尽力,并且在决定东吴生死的赤壁之战时发挥了自己的军事天赋,立下了不世奇功。

赤壁之战是周瑜军事生涯的成名战。当时曹操统一北方后,乘着势头带兵二十多万挥师南下,要一举灭掉东吴统一天下。而东吴加上刘备的联军也不足三万,几乎没有胜算。但是在孙刘联军的精心准备下,周瑜发挥自己优秀的领军才能,将曹操打得落花流水,成就了一则以少胜多的军事传奇。

如果说赤壁之战中周瑜的成功,有运气因素在里面的话,那么随后的江陵之战,周瑜表现出的军事才能则实实在在的技高一筹。曹操兵败赤壁后,留两员名将曹仁、徐晃领八千精兵镇守重镇江陵。这两人可不是好惹的人物,谨慎的周瑜领两万兵进行围攻。攻坚战历来不好打,而且江陵城高沟深、粮食充足;孙子兵法上也曾说过,没有十倍以上的兵力,别擅自围城攻打。但周瑜与之对峙近一年后,在伤亡很小的情况下,终将曹仁击退,占领江陵。可以与之对比的一个例子是:十多年后,关羽领数万大军围攻曹仁五千人镇守的襄阳,又利用大水之便围城,并令士兵日夜攻城,伤亡无数,但攻打了好几个月也没有攻下,最后反被徐晃从外面打破。由此比较,便可知周瑜的军事指挥才能了。

江陵之战只是周瑜指挥的众多战役中很普通的一仗。一生的戎马生涯奠定了周瑜“战神”的地位。他一生中南征北战、所向披麾,东吴的半壁江山,有一大半是周瑜的征战之功。定江东、征庐江、征黄祖,他都是主要指挥者,几乎是每战必胜,无坚不摧,充分展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难怪孙权在周瑜死后很多年都多次流泪对一干大臣说:“我若是没有周瑜,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霸业啊!”

迷倒一片的个人魅力

根据史书记载,周瑜仪表非凡,风流倜傥,向来有“三国美男子”的赞誉,放到现在也绝对是个大帅哥一枚。人长得帅也就罢了,气质还那么好,史书记载他气度雍容,才华横溢,不但胸有文韬武略,而且通晓音律,即使是酒后仍能听出乐人演奏的音乐中的很细微的疏失,每当这时,他总要转头看一看。所以当时有民谚说:“曲有误,周郎顾”,真是风雅至极。

大帅哥周瑜不但人帅气质佳,更具有人格魅力。史书上记载的周瑜是个忠义之人、重情重义之人、心胸宽广之人、痴情之人。

就拿周瑜与孙策的关系来说,他俩年轻时是一见如故、志趣相投,从此结为知已。此后,他的一生就奉献给这位知已的江山了。其间,有很多利益的诱惑都被他拒绝了,包括曹操对他的劝降。在孙策起兵之时,孙策的兵只两千,而周瑜手头却有三千兵。以周瑜文武兼备的才华和实力,他是可以自己单干的,但他没有,而是将自已的兵全借给了孙策,又为孙策弄来粮食、战船,然后一同过江东,协助孙策打下江东。这,就是友情、忠义的力量。为此,孙权曾感叹: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如果不是器量大,是不会久为人下的!这一切说明,周瑜根本不是《三国演义》所描述的气量狭小之辈,而是有着宽广无私的胸怀。

不只是对孙氏兄弟,对其他人,周瑜也有着非常宽宏的气度,东吴很多杰出的人才如张昭、鲁肃都是他竭力推荐上去的。每推荐一个人,他毫无保留的夸赞,甚至经常说该人才学胜过他十倍。东吴老将程普因为资历老却一直位在周瑜之下,所以一直不服周瑜,经常当众侮辱周瑜,但周瑜从来都不与程普计较。他的宽宏大量终于感动了程普,程普对人感叹:与公瑾交往,如饮醇醪,不觉自醉。如此心胸宽广的周瑜,又怎会作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小心眼姿态?《三国演义》实在是不可全信。

此外,周瑜对爱情也很执着专一。在古代,三妻四妾是很寻常的,更何况象周瑜这种才貌出众、又权高位重的高富帅。但他终身只娶了小乔一个人,终身不再娶妾。

在古代,这样的故事非常少见。这样的周瑜,即使是放到今天,也绝对会迷倒一大票的男女老少,现在的那些所谓的“男神”实在是与周瑜差太多了。

被泼脏水实在可惜

如此完美的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男神”,却在《三国演义》里被肆意抹黑,实在是让人痛心。这不是罗贯中与周瑜有什么私人恩怨,而是正统思想的宣传所需要。

为了体现褒扬刘备一派。罗贯中可以把非刘备派的人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抹黑或者拉低,以突显刘备派人物的高高大。大家都被黑了,也就无所谓了,但是不公平的事,周瑜被黑得太厉害了,真实的周瑜,在《三国演义》里简直是被虐得体无完肤。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只能怪周瑜实在是太完美了、太能干了,创造了各种传奇,使得罗贯中在文学创作的时候,不能一直闭门造车呀,所以就把周瑜干过的事情张冠李戴,安到了诸葛亮的头上。这种事情,其他的非刘备派的人物也都遭遇过,如鲁肃的“单刀赴会”,孙权的“草船借箭”,黄盖的“空城计”,等等。但是,罗老先生不只是把周瑜的功劳(如空城计等)移花接木到了刘备派那边,更是凭空捏造了事实来抹黑周瑜借以抬高诸葛亮。例如为三国迷们津津乐道的“孔明三气周瑜”,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翻开史书你就会发现,周瑜在长江中下游驰骋的时候,诸葛亮还在大后方乖乖的当着刘备的后勤部长呢,两个人从始至终都没有交锋过!

可惜了一代“男神”,就是为了政治宣传的需要,被刻画成气量狭隘的小人。周瑜,真是《三国演义》里的第一大“被冤枉者”。

来源:《大科技(百科新说)》2015年07期    景静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