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成于曹操,死于曹操

谋士如云,荀彧更高

曹操帐下谋士如云,谁最厉害呢?很多人都会想到英年早逝的郭嘉。确实,郭嘉在曹操早年征伐中屡出奇谋,帮助曹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尤其是在曹操与袁绍势力的对抗中,弱小的曹操之所以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与郭嘉的出谋划策是分不开的。

但郭嘉不幸短命,郭嘉之后,谁又成了曹操最重要的谋士呢?此人正是郭嘉的好友荀彧。说起来,郭嘉也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呢。

要说比起诸葛亮、鲁肃等谋士,荀彧的名气或许略逊一筹,但他的知人之明,料事之神,决断之准确无误,在当时几乎无人能够超越。他在曹操统一北中国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军事、政治斗争中,以自身非凡的谋略为曹操立下首功。无论是当世还是后世,他都堪称“德才兼备”的典范——曹操把他当成“吾之子房”;曹植在专门为他写的《光禄大夫荀彧诔》中夸他“如冰之清,如玉之洁;法而不威,和而不亵”;司马宣帝评价他“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但悲剧的是,虽然荀彧这一生都不遗余力地辅佐曹操,最后却恰恰死在了曹操手里。

洞悉世事,看中了曹操

荀彧出身世家大族,自幼就聪敏过人,当时的南阳名士何顒一早就看出他是个可以辅佐帝王的人才。

26岁那年,荀彧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时下正好碰上董卓之乱,他于是明白京城不宜久留,所以干脆找了个理由弃官归乡。回到家乡颍川,他发现那里也是个四面受敌的兵家必争之地,于是劝说父老乡亲跟他一起迁走。但乡里大多人留恋故土,也对他的担忧半信半疑,因此没什么人愿意跟他走。最后,只有他带领宗族迁到了冀州。而后来,董卓派人在关东(今华山、函谷关以东)大肆掳掠,荀彧家乡留下来的人也大多遭到了杀害。他的高瞻远瞩、洞悉世事,使家族宗亲顺利躲过了一劫。

不仅如此,“事业”上荀彧也比其他人看得更远。在他还没有遇见曹操之前,就已经在冀州得到了州牧袁绍的赏识,并待他以“上宾之礼”。当时,袁绍是北方实力最雄厚的割据势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荀彧断定袁绍最终难成大事,便毅然离开了这个“财大气粗”的老板,改投当时势力还比较弱小,只据有东郡的将军曹操。

那么,为什么荀彧选择了时下羽翼单薄的曹操?一方面,由于那时曹操与荀彧志同道合,他们都有扶正汉室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荀彧敏锐地洞察到了曹操的雄才大略和知人善任,而这些秉性都是成就一番伟业所必备的。这个在当时看起来匪夷所思的选择,也足见荀彧的远见卓识。比起袁绍麾下的谋士沮授和田丰,荀彧精准的眼光和分析更胜一筹。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谋略

从那以后,荀彧便一心追随曹操,在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他作为曹操幕中的主要文臣,在许多关键节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对世事的洞察和技高一筹的谋略。

比如,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就发生了一件特别重大的事情——曹操把汉献帝从破落的洛阳奉迎至自己的根据地许昌了。在这件事上,荀彧起了关键作用。当时,其实曹军内部多数人是不同意迎接献帝的,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来曹操集团在北方既不是惟一的势力,也不是最大的势力,贸然奉迎天子似乎不妥;二来,当时在献帝身边还有相当的实力,把他留在身边恐怕不易驾驭。

但荀彧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将困顿中的天子迎至曹操自己的根据地许昌。他认为,虽然此时的汉献帝本身无一兵一卒,也时时仰仗着实力派军阀的鼻息过日子。但是,他毕竟是刘氏皇统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他代表着统一与秩序。虽然各实力派军阀事实上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军事集团,对天子的诏令不屑一顾,但是,他们一时还没有自立皇统的能力和打算。也正因如此,作为皇统象征的汉献帝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在此时奉迎献帝、拥戴天子,既可以顺从民心,也可以使天下豪杰归附,是必须要走也应该要走的一步棋。

荀彧的这番话曹操还真听进去了,他立即把汉献帝奉迎至许昌供奉起来。这关键的一步对曹操一生的政治命运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为其此后统一北方战争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我有胆识我怕谁

比起优于常人的远见外,荀彧的胆识和魄力也毫不逊色。

早在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集团在刚出了点成绩时就遇上了大麻烦。当时,曹操为报杀父之仇和扩展地盘,率主力南下征讨徐州牧陶谦,荀彧则留守大本营鄄城为曹操看守后方。谁知祸起萧墙,陈宫、张邈与吕布相勾结,叛曹自立。由于主力不在,后方空虚,除了鄄城外,兖州所属郡县一夜之间几乎全部依附叛军。此时,兵微将寡的荀彧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处变不惊、指挥若定。他整肃军队、设置防务,并速召东郡太守夏侯惇率兵救援。由于措施得力,军心也稳定了不少。但正好在这个时候,豫州刺吏郭贡率数万兵马前来求见荀彧,这到底是福是祸还真不好说。因为郭贡态度尚不明朗,也有很多人认为他可能更倾向叛军,所以夏侯惇等人坚决反对荀彧冒险前去会见郭贡。

但荀彧还是去了,他认为郭贡与叛军关系不深,不见得会贸然参与反叛,这时如果谈得妥,就很可能阻止他与叛军合流,至少还能争取个中立。于是他毅然出城会见郭贡,晓以利害。郭贡见荀彧侃侃而谈、魄力十足,似乎毫无惧意,于是认为鄄城不易攻下,因此领兵离去,鄄城之围得以缓解。

而这种冷静的分析、卓越的胆识也一路伴随着荀彧,使他在许多关键时刻成为曹操不可或缺的智囊团和强心剂。

比如,在奠定曹操霸主地位的官渡之战中,荀彧在整个过程中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话说袁绍一直是曹操在北方最大的敌人,无奈其雄厚的实力一时难以撼动。而自从曹操奉迎天子至许昌后,袁绍就对曹操更加不满了,他时不时的“挑衅”让曹操忍无可忍,战争一触即发。但敌强我弱,敌众我寡,曹操实在不敢贸然行动。关键时刻,荀彧推了曹操一把,他从气度、谋略、军纪及德行四个方面全面透彻地分析了曹操的优势和袁绍的缺陷,并用刘邦、项羽的例子鼓励曹操,告诉他真正有才能的人最后一定会战胜“庸人”。曹操听了十分高兴,也坚定了对袁绍作战的决心。

此后,在与袁绍的连续交战中,荀彧又一次次地给予了曹操勇气和充满魄力的建议。比如,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当曹操被袁绍包围,军粮将尽时,他写信给荀彧商议可否退兵以引开袁绍军队。荀彧却鼓励曹操必须坚持,因为先退的一方将处于被动的地位。于是曹操留了下来,继续坚守待机。不出荀彧所料,敌军后来节节退败,曹操最终消灭了袁绍集团,随后逐步统一了中国的北方。

看错了曹操,悲剧收场

然而,当曹操稳定了在北中国的统治,眼看好日子就要到来的时候,荀彧却被自己“扶正汉室”的政治抱负害死了。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欲晋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种礼器,包括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是最高礼遇的表示,这些礼器通常只有天子才能使用),而此时,荀彧却出人意料地投了反对票。曹操因此勃然大怒,史载其“心难平”,而两人的梁子也就此结下了。不久,正好遇上征讨孙权,曹操上表请派荀彧到谯县慰劳军队,并乘机把荀彧留在军中。最终,荀彧忧郁而死,享年五十岁。关于荀彧的死,历史上还有另一种说法——当时曹操赠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却发现器中空无一物,于是他领悟到曹操的意思,被迫服毒自尽。

其实,曹操心里对荀彧还是十分感激的,也待他不薄。他赞扬荀彧是“忠正密谋,抚宁内外”的能臣,甚至把女儿嫁给荀彧儿子,双方结为儿女亲家。然而,即使是这样,荀彧还是无法摒弃自己对汉皇朝矢志不渝的忠诚。

作为受儒家道德熏陶的知识分子,荀彧的人生定位一开始就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维护和延续东汉国祚。然而,面对当时动荡的中原,他知道依靠汉皇室的力量根本无法恢复国家的统一与秩序,而当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依靠一个忠于汉室、拥有雄才大略的权臣,并辅佐他完成统一,兴复汉室。他环顾宇内,只有曹操是他理想中的那个人。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投到曹操幕中,竭心尽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而这一切的前提均建立在维护东汉国祚的基础上,一旦越线,荀彧宁可做忠臣惨死,也不做叛臣以苟活。

但随着曹操实力的与日俱增、权柄加重,其野心也就日益膨胀了。最终,他也不可遏制地要走上篡政的道路。如此一来,二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就被打破了,他们之间最基本的契合点不复存在。对曹操来说,此时的荀彧变成了绊脚石,而始终坚持“扶汉”政治信仰的荀彧也必然不肯同流合污。那么,两人也就只能分道扬镳了。

荀彧的悲壮在于,他这一生都在为延续东汉皇朝的国祚而努力。也正因如此,他的“真心”不属于曹操,但他的“真心”又必须通过曹操才有可能达到。但是,曹操势力的日益强大却又不可避免地会威胁到东汉皇朝的存在,并最终导致国祚转移。荀彧一生最光辉的岁月和经历都与曹操有关,但是他对维护汉室正统根深蒂固的信仰,又使他最终难免以悲剧收场。

来源:《大科技(百科新说)》2015年11期   文若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