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中的米与面之战之《三国演义》

这个标题下谈《三国演义》,很容易让人觉得是要谈吃面食的曹操打吃米饭的孙权的故事。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日本学者筱田统提出过一个曾让中国农业史家和考古学者颇为愤慨的观点:小麦是西汉张骞凿空之后,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来的。先秦文献里提到的麦,都是大麦之类。当然,根据现代的考古发现,早已证明筱田统的说法是错的。但会犯这个错误,也不是一点理由没有,因为中国北方开始普及种植小麦,确实是秦汉以后才有的事情。

相比粟、黍、稷、粱、大麦这些更传统的作物,小麦的优势在于产量和营养,但是要大面积种植和成为一种受欢迎的食物,要克服的技术门槛也高得多。第一,小麦的种植需要大量的水,在北方半干旱的条件下,靠天吃饭不行,需要有强大的灌溉系统支撑。第二,小麦的种皮很硬,不适合粒食,但是粉很黏,适合磨成面粉食用。所以磨制技术的成熟,也是大量食用小麦的前提。第三,即使做成了面食,没有发酵的死面,口感坚硬而且难以消化,也不大受欢迎。要好吃,还要有发酵技术。

这里面前两个条件,都是到秦汉以后,才充分满足的;第三个条件,则是大约是东汉中期,也就是曹操、刘备们出生之前不过几十年,才出现的。确实是到这个时候,小麦才成为北方主要作物之一的。

《三国志》里,我们确实不断看到中原或关中,麦田青青的景象。《三国演义》碰到这类地方,往往也照搬史料。作为一个想有所作为的政治人物,一定会重视自己地盘上的粮食生产,小麦就是重中之重。兴平二年(195年),吕布突袭曹操,曹操猝不及防,狼狈到只能动员随军的妇女来守御营垒的地步。曹军主力到哪里去了呢?就是因为兵荒马乱,闹到一斛粮食五十万钱,曹操为了解决军粮问题,只好“兵皆出取麦”。更有名的,是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曹军经过大片麦田,曹操先下了一道命令,有敢践踏麦田的,死罪。结果曹操自己的马惊了,跃入麦田之中。曹操就宣布说:“自己立法又自己违背,还怎么统率下属呢?但我是军队的统帅,又不能自杀,就割下头发代替吧。”虽然是奸雄权术,也很可以看出保护麦田的重要性。

抢敌人的粮食补充自己的军粮,是《孙子兵法》就大力鼓吹的主张,后汉三国的各派政治势力,对此也都积极实践。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就跑到魏国的陇上“大芟刈其麦”。《三国演义》把这一战称为五出祁山,把蜀军割麦的过程写得尤其天花乱坠。诸葛亮预先准备好三辆和自己同款的四轮车,再让小卒假扮自己,四个诸葛亮同时亮相,把司马懿唬得晕头转向,与此同时,整整三万蜀军“镰刀驮绳,伺候割麦”。尤其是诸葛亮特意让关兴“结束做天蓬模样”吓人,批三国的毛宗岗还唯恐读者不能领会,在这里强调了一句“是《西游记》猪八戒名色”,这是要给魏军展示一下蜀国净坛使者的力量。

《魏书》里说,曹操有一次“讨贼”,军粮不足,于是找管后勤的官员问计。得到答复是换小斛来发放军粮吧。曹操照办,结果军中怨声沸腾。曹操于是把那个倒霉蛋找来:“借你的头来服众,不然这事无法解决。”——至于“汝妻子吾自养之”这么精彩的台词,当然是《三国演义》加的。

史书本来没提此时曹军吃的是什么粮食,《三国演义》把这个故事放到征袁术的时候,说是曹操向江东孙策要支援,“借得粮米十万斛”,南方来的粮食,就不是小麦而是稻米了,这是小说作者的刻板印象。

三国时代北方的水稻种植,也有一定的规模。当时的农学著作《氾胜之书》里,就有专门讨论怎么在关中种水稻的内容。汉献帝落到李傕、郭汜手里的时候,曾向他们讨要“米五斛,牛骨五具”想赏赐给左右,虽然李、郭没给,但献帝能提出这个要求,说明东西是有的。《三国志·邓艾传》说,邓艾因为口吃,找不到好工作,年轻时做的“稻田守从草吏”。得到司马懿赏识,做了尚书郎后,邓艾提过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把许昌附近的稻田改种其他作物,节省出水力资源引到淮南、淮北发展屯田,可以“资食有储而无水害”,由此可见,本来许昌附近的稻田也不少。

另一面看,三国时期也是小麦种植在南方推广的时期。蜀汉曾派费祎出使吴国,和诸葛恪很斗一通嘴皮子。费祎吃着饼,突然放下来做了一篇《麦赋》,诸葛恪当即作了一篇《磨赋》怼回去。这两篇文章都没传下来,但显然当时的南方人的饭桌上也有“饼”,对怎么拿麦子磨面粉,也是很熟悉了。

所谓“饼”,当时泛指各种面食。所谓“饼,并也,溲麦使合并也”,用水把面粉和在一起,就叫作饼。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2018年04期    刘勃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四大名著中的米与面之战之《三国演义》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