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 (约1066—约1150) ,字晞古,河阳三城 (今河南孟县) 人。李唐主要活动于北宋赵佶、南宋赵构时代,是两宋时期的著名画家、官场活动家。在人物画创作上,他初学李公麟,后衣褶变为方折劲硬,自成风格。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烟寺松风图》《教子图》《长夏江寺图》等,其中《采薇图》最为有名,大约属李唐的晚年作品。
此幅《采薇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中国传世名画的题材而言,此幅画的题材描绘的是商朝末年贵族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采薇,典出《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薇,野豌豆属的一种,可食用。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孤竹君遗命立季子叔齐为继承人,国君死后,叔齐让位给兄长伯夷继位,伯夷执意不受,叔齐也不愿继位,最终兄弟俩先后放弃王位,投奔周国明君周文王姬昌。姬昌死后,周武王姬发继位伐纣,伯夷、叔齐二人扣马谏阻,未果。武王灭商后,伯夷和叔齐耻食周粟,居于山中采薇而食,最后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这则“不食周粟”的故事,成为形容气节高尚之人的代名词。
采薇图 (国画) 27.2×90.5厘米 (宋) 李唐故宫博物院藏
在整幅画面的最前景,两树相对而立,一松寓意坚韧,一枫寓意安然,左侧小溪的流动使视野中的景物显得宁静肃远,虚实对应更显画面的自然灵动。如此构图,不仅映衬了伯夷与叔齐的自然状态,同时也更显画面的生动情趣,使人不禁想起王安石“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和白居易“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的诗境。尤其是摆放在伯夷与叔齐面前的镢头和藤篮的采薇工具,不仅突出了此画的主题,更使画中人物有了一种怡然自得、随遇而安的情致。于此,李唐成功地描绘了两个性格迥异的历史人物。
从此画描绘的历史故事而言,李唐是一个饱经世故的画家。他的前大半生活跃在北宋时期,自被赵佶赏识开始,他的生活衣食无忧,仕途一帆风顺。尤其他对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十分熟悉,对北派山水画的表现技法非常熟知,由此成就了他的“大斧劈”皴法。南渡后,他虽一度靠卖画维持生计,但又能一跃成为南宋画院的领袖级人物,可见他在官场上的活动能力非凡。据清代宫廷编纂《石渠宝笈》记述:李唐“南渡后流寓临安,卖画自给,无有识者,途穷日困,尝作诗曰:‘雪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显而易见,正是李唐有过卖画为生的辛酸经历,他对南方文化的审美趋向又是了然于心,为此博取众长,融汇南北自成画风。从这幅《采薇图》的画法上来欣赏,李唐老辣劲健的用笔展现出崇古纳逸的画工。他在细节上的处理,先用重墨粗笔勾出苍松的树干,然后略加些鳞纹,再以浓淡不同的色彩晕染,显得苍劲浑厚。在松针勾勒之后,再用青绿色重新复描,用笔挺拔爽利,线条虽短却充满劲力,显现出一派山景茂盛、郁郁葱葱的景象。由此而生,浓重茂密的背景衬托出身着淡色衣装的伯夷与叔齐,构成画面野趣的自然状态。尤其是岩石后的峭壁悬崖,松树上缠绕着古藤,营造出一派荒芜寂静的原始感,画面给人一种荒无人烟的偏僻萧疏,表达出画作者崇尚“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气节。
采薇图局部
(原标题:李唐《采薇图》的历史故事)
来源:《公关世界》2017年第18期 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