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1882-1948),原名基善,字焕章,安徽巢县人。国民党爱国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领导人之一。
一、军事会议书对联
北伐战争期间,冯玉祥率军开往郑州。某一天,他应邀到郑州市府参加北伐军各路将领军事会议。
冯玉祥三点钟准时到会,但会议厅空无一人。只见会议桌上摆满水果、饼干等。冯玉祥坐定,静心等待。
半小时之后,来了一位将军,看看会议厅仅冯玉祥一人,打了一声招呼便离去了。又过了半小时,那位将军同另一位将军又进来了,看看仍是冯玉祥一人,便和冯玉祥打了一声招呼又离去了。
此时,冯玉祥心中已极为不满。到了四点半钟,各路将领才姗姗而来,而个个都好像无所事事,一直等到五点,方才到齐。
会议开始时,冯玉祥已是积愤满胸,站起来大叫一声,拿笔来!
笔墨到了冯玉祥的面前,只见他卷起衣袖,提笔书写一副对联:
三点开会,五点到齐,是否革命精神应该如此
一桌水果,半桌饼干,忘了前线战士饥饿未曾
书毕,他将毛笔往桌上一摔,离席扬长而去,会议就此不欢而散。这副对联抨击了当时官场中的不良恶习,深得民心,因此广为传播。在辗转传诵中,文字难免有所增删,有的书报上登为:
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哪知民间疾苦
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
二、应对日本文人联
日军进攻上海的炮声打响,上海市民乱成一团,东奔西逃,不知所措,战争的可怕景象笼罩着上海滩。有一位日本文人见此情形,欢喜若狂,恶意中伤,有意要奚落一下中国人,于是在报刊上公开悬联,指名让中国人应对。联曰:
日本东升,光耀中华民国
上海市民看后一片哗然,不知如何应对是好。
消息传到上海城防前线司令部,冯玉祥得知实情后,怒发冲冠,提起毛笔愤然疾书曰:
阳落西天,黑暗笼罩扶桑
当日此联也刊登在报刊上,那位不可一世的日本文人这才哑然无声。见报后,上海民众都感到扬眉吐气。
三、一联驱歪风
抗日战争期间,冯玉祥率军到了重庆。一日,冯玉祥在街上漫游,信步走到一家华贵理发店的门口。只见门前车水马龙,店内人员济济,生意十分兴隆。上门者有达官显贵、公子小姐,更有一些不知什么职业的妖艳女郎。冯玉祥看了,心中怒火燃烧。
店老板一看冯玉祥来到门前,便慌忙出迎,显出一副十分尊重的样子,忙将其迎入店内。
店老板摆上香茶,见冯玉祥不像为理发而来,便随机应变,表示出久仰大名的样子,请冯玉祥出联相赠。
冯玉祥笑了,说:“写一副对联可以,但写好了你一定要挂在店门口噢!”
店主人满面笑容地说:“当然!当然!”
于是,店主人侍候笔墨,冯玉祥提笔而就,联曰:
倭冠不除,有何颜面对镜?
国仇未报,负此头颅何为!
站在一旁的店主人看了之后,吓得全身发抖,不知所措。冯玉祥问店主人:“此联如何?”店主人吓得连声说:“好!好!”不得已自己亲自将对联贴在了店门两旁。
冯玉祥说:“这很好!为了你的安全,我派两名卫兵为你守护。”过路的行人见了以后,都为冯玉祥的义举感到佩服和敬仰。很快,这件事情被广大民众传为佳话。
来源:《古今名人妙联佳话》—CNKI工具书 黄汉庭,杜世甫编著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