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行旅图》的特征
《关山行旅图》为绢本,纵144.4厘米,横56.8厘米。该画全景构图,气势宏大,给人带来深深的震撼感。这幅画不仅在用笔,用墨,构图上,更在整幅画的意境和韵律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在构图上,其以一条河流从左到右斜下而流,将整幅画分割成两部分,河右边是起伏的山峰,以高远法画出了高耸入云的巨峰,形状如卷云,这正是北方关中地区山川的特色;而在河的左岸地势相对比较平缓,两岸由一架木桥连接,桥上以及岸上都有行人,骑驴或徒步向旅店走去。在画的右下角有一家山野旅店,旅客或行或坐,在里面休息饮茶,孩童嬉戏玩闹,旅店周围还有猪圈,鸡犬,十分具有生活气息。
关仝的生平
关仝,活跃于五代末及宋初,长安人,师从荆浩,刻苦专研,遂自成一家,时人称“关家山水”所作山水笔简气壮,景广意长,与李成,范宽齐名,在北宋号“三家山水”。关仝一生主要活动于秦岭、华山一带,作品所反映的也是北方山水的特色,所画山水颇能表现出关陕一带山川的特点和雄伟气势。他的画风朴素,形象鲜明突出,简括动人,被誉为“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事、渔村山驿,刻画极其精细,使人看后如身临其境。宋人认为他的山水画具有“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悠闲”的特色,又形容其画山水形象“丄突危峰,下瞰群谷,”“石如刮铁”,树木“有枝无干”,景物浑然一体,令人观之“悠然如在灞桥风雪中,三峡闻猿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继承与创新
《关山行旅图》在构图以及山石的皴法上可见受荆浩的影响,荆浩《笔法论》说“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如水晕墨章,兴我唐代”。“有笔有墨,水晕墨章”此二记对关仝的作品也有很大的影响,也和关仝的《关山行旅图》相符。把荆浩的《匡庐图》和关仝的《关山行旅图》加以比较,其师承关系一目了然。但关仝的山水有很多创新之处,下面就分别从该画的用笔,用墨和构图上来讨论关仝在山水画上创新的地方。
用笔上
山石的用笔
该画在山石上的用笔上先勾勒后皴擦,用的是“点子皴”或“短条子皴”,皴写山石,有如“刮铁”般的坚实,质感十足。山石轮廓的勾勒用笔刚健有力,粗细有别,连绵断续,并富有轻重浓淡的变化,又以水墨皴染,使山石越发显示出坚实粗壮和浑然厚重的质感,这也正契合米芾所记“关仝粗山”一说。虽然关仝早期虽然师法荆浩,有笔有墨,但又间以王维笔法,其风格是“融液秀润”,但是在继承荆浩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所画脱落毫楮,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用笔老辣、厚壮、劲力,晚年则远远超过荆浩。
树木的用笔
古树普云:“画山水必先画树,树必先干,干立加点,则成茂林,下笔数笔最难……”。在中国的山水画中,树木有着和山石同等重要的位置,所以一副好的山水画对树木是有极高的要求的。《关山行旅图》中的近景、中景、远景中都有大片的树木,关仝树木的画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山间树木,均是空枝无叶或有枝无干。在用笔上,关仝画树干用双钩,枝桠则放笔直写,他的用笔多为侧峰,笔法劲力,带有很强烈的简率豪放的个人特征。与荆浩笔下的树木相比,关仝的树木更加的简练概括。关仝独树一帜树木的画法使得他的山水更具有鲜明的北方特色,巍峰耸立,气势堂堂;远山迷朦,意境幽深。
用墨(色)上
明代书画家王铎在这幅画背边留下题识:“关仝画多淋漓博大,旁若无人,此帧精严,步骤端详……”,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关仝注重绘画有笔有墨,笔墨结合,以达到变化超妙的境界。在画中,关仝先以水墨淡色勾绘圾垅、风阜、峦岭,再细染耸立的主峰,直泻的瀑布,山下烟林掩映的古刹柴关,更添加了画面的生活意趣,使整幅画更加的饱满生动。而在整幅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画面上部的一座大山,而且这座突兀的山峰并不像一般远山那样越近颜色越淡,而是层层叠叠的山石用较浓的墨色,用特有的粗笔勾线描绘,但是由于溪流的蜿蜒和山路的回转将它推得极远,所以并没有头重脚轻的压抑之感。在这座巨峰左边,有两座尖尖的小峰,与先前那座巨峰相比,形成鲜明的对比。山腰上云烟缥渺,山间楼观隐现,造成一种玄妙之境,令人神往。
构图上
宋代,山水画创作的活跃促进了对山水画经验的整理研究,出现了《林泉高致集》:其中强调对真山水进行深入的观察体验,画家必须“神于好,精于勤,饱游饫看”,才能胸有丘壑。北宋的山水画,多采用大图阔幅的全景式构图。《关山行旅图》就是一副全景式山水的构图,图中强调的是山和溪,山做正面主峰,两峰环抱,山势直立,占构图的中轴线,相当稳定。而且构图兼顾高远法与平远法,使画面十分具有空间感和层次感。在构图上《关山行旅图》受到荆浩风格的影响很大,雄伟壮阔的大山大水和全景式布局,以此形成了气势宏伟的北方画派。”但是我们从画里可以看出,关仝此作在构图方面不仅有对前人的继承同时开启了北方山水画构图的格局。
《管子·正世》里面说“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所以关仝他借古以开今,开创了他那个时代的山水画新风尚。
(原标题:从《关山行旅图》浅析关仝的山水画)
来源:《明日风尚》2016年第13期
图片来源:《书法》2014年第08期 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