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纸伞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起源于中国的一种纸制或布制伞。作为古代重要雨具的油纸伞,在杭州已有230余年的制作历史。据查,杭州最早的油纸伞店是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远九房开设的,当时杭州油纸伞有渔船伞、文明伞、大红伞等多个品种,是杭州人不可缺少的生活雨具。
江南杭州与油纸伞有着独特的情结,西湖著名的传说许仙白娘子就凭着一把油纸伞结下情缘。游湖借伞是前奏,断桥相逢成必然,从油纸伞引入的是一段千古缠绵的爱情佳话;杭州“雨巷诗人”戴望舒的《雨巷》写道: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从此,油纸伞代表着幽怨、彷徨与忧伤;从此,油纸伞成了杭州朦胧美、古典美、忧伤美的代名词。那种从远古里悠然款步而来的深情,那份柔美,那份柔婉,那份柔肠百转,让人颓然融化。西湖的雨还在下,但雨巷中的油纸伞却慢慢湮灭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中,风雨的洗刷让它从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散。
余杭西坞村,从西湖西去40公里,那里住着一位老人刘有泉,他不会写诗,却有一颗充满诗意的心,他用几十年的时间,选择与油纸伞共经风雨。余杭的纸伞制作至少也有230余年历史,由于技术精良、用料上乘,做出来的伞经久耐用,日晒雨淋不散架、不穿裂,深受杭州人欢迎。从前,不少外地香客途径余杭,都会在半夜叩门购伞,作为礼物带回送给家乡的亲友。油纸伞对制伞手工技能要求很高,需经70多道工序,全凭制伞人自己的技艺、经验来完成,以师徒相承,靠言传身教及个人悟性来掌握,学徒需三年方可出师。1951年,浙江省选择余杭为杭州油纸伞手工业合作化试点,由于纸伞工艺复杂、利润较低,随着钢制骨架晴雨伞在市场上的出现,代表着传统制伞工艺的油纸伞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手工制伞师傅们也纷纷改行换业。
当年,还在做其他生意的刘有泉看到50年代留下来的纸伞,萌生起把这种传统手艺留下来的念头。于是,他不声不响地买回了100把竹伞架,但那时他还没有完全掌握油纸伞的工艺工序。直到退休,刘有泉找上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钻研纸伞技艺,就这样,几位“40后”老人,把这项传统工艺复活,传承了下来。
手艺是复活了,可经过70多道传统工序制作出来的油纸伞却面临着价格与成本的矛盾,亏本不可避免,这时,一位“80后”设计师张雷出现在老人们面前。
张雷毕业于浙江大学,2009年游学欧洲意大利,崇尚于中国道家智慧而成的设计理念“道法自然”,回国后在余杭创办起设计品牌“品物流行”,而接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刘有泉与老伙计们正在致力的油纸伞。2010年底到2011年初,张雷旗下的设计师们与刘有泉一起工作了两个月,他们对制作油纸伞的70多道工序进行分析,在传统手工艺里,汲取可用于当下设计的工艺、材料和灵感。2011年4月,“余杭纸伞的未来”亮相米兰设计周,让世界惊艳地发现缺席已久的中国设计脱胎于油纸伞工艺,一把全新变化的新纸伞获得空前的成功,并将每年全球只颁三例的“红点至尊奖”收入囊中。
不久,在这老少梯队的油纸伞传承行列中又加入了“90后”。刘伟学,刘有泉的孙子,年少时就觉得爷爷做的事有意思,设计专业大学毕业后,毅然抛开城市回到乡村,回到自家祖屋里与爷爷共圆一个梦。“我从小生活在村里,呼吸在这片竹林中,看着爷爷和村里的老人们做伞,如今从外面学成归来,想用自己年轻人的心态来继承纸伞工艺。”谈起打造“油纸伞之家”,刘伟学一脸的真诚。
余杭油纸伞如今成为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刘有泉、张雷、刘伟学这三代人的激情,他们身上有着共通之处——对中国传统技艺的热爱。70多岁的老人向世人展示纸伞之美,骨子里流露着天真赤诚;“80后”的设计师叩问出传统中的未来,责任和承担;“90后”的创业者则付出智慧与激情,用历史的使命感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谱写出年轻的勃勃生机。
① 涂柿子漆
② 将上好的桃花纸黏在伞骨上
③ 穿伞
来源:《杭州(周刊)》2019年Z1期 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