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候上说,到了“大雪”,降雪次数才会增多,雪量大,范围广。据史料记载:自西汉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到民国时期的近两千年间,北京出现过大雪的年份有上百个,且明清以来更多。
李白1200多年前游幽州恰逢大雪纷飞
唐代北京一带称幽州,地域包括今天北京的西部及周边部分地区,州郡治所均设在蓟城,又称幽州城,大致在今天北京市区的西南部。幽州距唐朝国都长安(今西安)有千里之遥,为北地边陲。1200多年前,大诗人李白曾到过幽州,并写下著名诗篇《北风行》,描述了今天北京及燕山一带冬日大雪的情景。
唐天宝十年(751年),年已51岁的李白应当时在北地军中任幽州节度使判官的友人何昌浩之邀,北行幽州。当年深秋,李白自汴州(今开封市)启程,一路上且行且停,途经邺郡(今河北省临漳县)、邯郸、广平(河北省永年县),于次年十月才到达幽州,并在幽州度过了一个冬天。唐天宝十二年(753年)春方离开幽州南归。
当时的幽州一带人烟稀少,一派辽阔苍茫之景象。李白与友人骑寻于燕北山中,或狩猎,或访古。当游至位于今天平谷东北部鱼子山的轩辕台(即轩辕黄帝陵,另有考证认为轩辕台在离北京不远的河北省怀来县乔山)时,忽然北风怒号,大雪飘飘而落。置身于漫天飞雪之中,李白诗兴大发,随即吟出《北风行》,其中“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生动地描述了北地落雪的壮观景象及边塞风光。有人认为“雪花大如席”过于夸张,因为雪花的最大直径也就三至四寸。“大如席”岂不是一片雪花便可以把整个人盖住了?实际上是“雪花大如鹅毛”。另有学者考证:李白诗中的“席”,并不是炕上铺的席子,乃是古人席地而坐的“坐席”,大不过一尺有余,1200多年前人迹罕至且异常寒冷的边塞幽州,雪花之大或许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诗人的夸张除了“合理想象”,也许有一定的依据。
明清史籍对北京大雪的记载增多
明清之前,有关北京地区降雪的记录极少,明正统年间以后逐渐增多。纵览《明史》《清实录》等史籍及民间野史、笔记,便可一窥历史上京城大雪之概貌。
首先,正史中略有记载:《明史》(卷二十八)《五行志一》载:崇祯六年(1633年)“正月辛亥,大雪,深二丈(实为尺)余”。清康熙《通州志》卷十一载:“是岁(顺治九年,即1652年)冬,通州大雪五尺,斗米价至一两,民有僵死者。”清代乾隆《延庆县志》载: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延庆州大雪三日,深数尺,奇寒,人畜有冻死者”。《清高宗纯皇帝实录》载:乾隆十二年(1747年)“二月癸酉,总理事务王大臣等奏报:‘京师于本月初十日未刻至丑刻,约得雨雪四寸有余,近京二三十里内一体均沾。’”《清仁宗睿皇帝实录》载:嘉庆十五年(1810年)“正月丙辰朔,谕,‘京师自腊月以后,瑞雪频番(繁)……岁除日复大沛祥霙(雪的别称),连宵达旦。’”《清宣宗成皇帝实录》载:道光七年(1827年)“十二月丙申,京师于本月二十三日竟日(从早到晚)大雪,五寸有余,实近来所罕遇”。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甲申,谕:‘上年(1831年)京师得雪二三尺……实数十年来所未有。’”
民间野史、笔记中也有记述:《京都事录》载:明崇祯六年(1633年)“京城之大雪,多日不止,货价骤涨,一日三价,天宁寺外设(粥)厂赈济,灾民而至,不计其数,难以周全”。《燕都琐记》载:“明正统三年(1438年)十月戊子,大雪不停,城门渐封,官民出入皆不得通畅。朝廷令官军除雪于都门内外,两日方皆净。”“隔三日,大雪又降,城门难寻其踪,护城河难见其影。有民房塌毁,无居而归者数以千计。”“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二月,京师雪泽稀少,而西山突降大雪,日降三寸,五日不停。有山民入城称:大雪封山,路径不通,斋堂、军响、雁翅、安家庄诸村皆米粮告急。”“潞城(今通州区境内)、三河、平谷、密云皆降大雪,积雪深二尺,浅寸余。”《明人杂集》载:“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十一月,京师大雪,蔽日遮天,路人互不相见,鸟不得栖息。”《万历野获编·禨祥》载:“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二月十八日清明节,是日骤寒如穷冬,至晚大风雪,京师城内九门,凡冻死者一百七十余人;崇文门下,肩舆(小轿)中妇人并所抱孩子俱僵死,并舆夫(轿夫)二人亦仆,俄亦僵踞不复活。”《京西杂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年)大雪之候,京西即有落雪,木杪(树梢)皆垂,折枝散于路旁。五日不晴,西山皆为雪幕所罩,多时不见朗日。”
尽管上述有关北京地区降雪的记载不够详尽,但也可以看出历史上北京所降大雪要远比现在大得多,有的还造成了自然灾害。
明代曾调动军队清除紫禁城积雪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紫禁城建成,次年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之后,掌管大内各殿及廊庑扫除的是“二十四衙门”中的直殿监。但直殿监人数有限,每次大雪之后,无力清除积雪,所以不得不调用“京营(首都卫戍部队)”中的军队来打扫。《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拣花扫雪”载:“大内每于雪后,即于京营内拨三千名入内廷扫雪,输番(轮番)出入,或其年雪涌,有至三数度者……每岁俱然。亦有游闲年少代充其役,以观禁掖宫殿者。”
据传,万历年间的一个冬天,大雪一下就是一天一夜,到了第二天一大早,紫禁城内积雪已有二尺。因数月不见雨雪,京畿各县已有旱情上报朝中,所以大雪之后,万历皇帝龙颜大悦,称瑞雪兆丰年,要到天坛敬天、谢雪。皇帝祭天有一套严格的礼制,且随行人员众多,而因宫内积雪太厚,车辇难行。
大雪刚一停,直殿监的太监就开始清除积雪,而且,万历皇帝亲自指挥“扫雪铲冰”。他令京营三千军士立即进宫除雪,然后将他们分成三路,以中轴线御道为界,一路清扫东侧积雪,并将雪运出东华门;一路清扫西侧积雪,并将雪运出西华门;另一路派往午门之外,负责清除天安门南北及千步廊、大明门的积雪,同时将直殿监的太监调到乾清门以北的后三宫扫雪。听说圣上亲自指挥“扫雪铲冰”,设置于千步廊的六部五府(五军都督府)等衙门的官员谁也不敢怠慢,纷纷各扫门前雪,不到午时,从紫禁城至正阳门一线的积雪就清除完了,万历皇帝遂率百官出宫前往天坛。
乾隆皇帝敕设“德胜石碣祈雪”碑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华北大旱,直至大雪时节也没见头场雪。岁末乾隆皇帝出城巡访,当仪仗行至德胜门时,忽然天降大雪,顷刻间漫天皆白,乾隆皇帝认为此乃瑞兆,于是停辇并登上德胜门城楼赏雪。欣喜之时他还赋成祈雪诗三首,并传谕刻石铭记,宣慰天恩。碑大小与“燕京八景”碑无异,立于瓮城中当年同兴德煤栈西侧,故称“德胜石碣祈雪碑”,且与“阜成梅花”,“崇文铁龟”等镇门之物一样誉满京城,由此也就有了“德胜祈雪”之说。
据传那场雪下了两天两夜,乾隆皇帝回到宫中仍是漫天飞雪,使他好不惬意,于是传翰林院侍读学士、文渊阁直阁事纪晓岚到御花园赏雪吟诗。纪晓岚来到御花园,乾隆皇帝以《飞雪》为题令纪晓岚赋诗。纪晓岚仰头看了看纷纷扬扬的大雪,略思片刻,随即吟道:“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他的最后一句还没有吟出,乾隆皇帝便哈哈大笑道:“这第四句想必是‘九片十片十一片’了。”纪晓岚摇了摇头,笑道:“皇上所言非也,臣之第四句乃是‘落入花丛都不见’。”乾隆皇帝听罢连声称好:“这最后一句颇具诗意,此诗亦俗亦雅,可谓一绝。”尽管此说为古来之传闻,但可以看出清代京城降雪之大。
来源:《光阴里的老北京》(新华出版社) 户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