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端午节就只有划龙舟了

在辽阔的大东北,过端午节是相当热闹的, 仪式感特别强,家家户户都很当回事儿。细数 起来,节目还真是不少——挂葫芦、插艾蒿、 系五彩线、逛庙会……节目丰富,惹得大人小 孩个个都乐开怀。事不宜迟,我们马上走进大 东北,感受东北人家的端午节。

端午节,各家为什么要挂葫芦?

谁说端午节就只有划龙舟了-图片1

葫芦有“福禄”之意,有着收集福气的作用。葫芦的形状与太极阴阳十分贴近,可以收纳吉祥之气,易进不易出,所以,一到端午节,民间就有用葫芦去病化煞的习惯,将桃木八卦葫芦挂在家中或戴在身上,能起到避邪驱瘟、招来好运的作用。因为葫芦的这种特殊功能,可以在危急时刻救人性命,人们便对葫芦产生了特殊崇拜,后来呢,就在百姓中演变成端午节家家门上挂葫芦的风俗。在大东北,各家很少种葫芦。那怎么办?人们就想到用彩纸剪纸葫芦,贴挂在大门和窗户或者房檐上,用来驱灾避邪。

端午节挂葫芦,也是有来头的呢。据神话传说,八仙之中的吕洞宾化作卖油郎到山村中卖油,任由大家自己打油自己结账,这就有点像现在的自助商店。于是,好多人都趁机占便宜,油打多了,但该给的钱却没有给足。有一个少年也是这样,他的母亲知道后就对儿子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责令儿子立即把多打的油退回去,对卖油郎赔礼道歉。吕洞宾深感少年的诚实,于是告诉这位少年,五月初一将有大祸降临,只要门口挂上葫芦就可以太平无事。这位心地善良的母亲急忙把这一消息转告给邻居。果然未过数日,一场特大山洪卷走了没挂葫芦的人家,而挂葫芦人家则是安然无恙。从此,就留下了端午节挂葫芦的习俗。

记忆中每到端午节,各家各户的房檐都插上了几个或数十个五彩小葫芦,就像跃跃纷飞的燕子,在半空中轻快地舞动着。我们家质朴五彩葫芦,都是我与两个妹妹用从供销社买回的大张五彩纸,母亲带领着我们坐在炕上自己动手做出来的。用割刀将五彩纸裁剪成小方块材料,然后折叠好吹鼓起来。那灵巧的小葫芦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飞船,小巧可爱。在妈妈的指导和妹妹带动下,我也学会了如何裁纸怎样折叠,还有如何一口气吹起葫芦,怎样让四个尖角直棱棱地翘起,使得整个葫芦更加俏丽神气。五月节或前几日的清晨,最要紧的是去野外折几枝碧绿的杨树枝回来,好把吹起的彩色小葫芦系上去,往往是一个树枝一个葫芦,然后插在自己家的屋檐上去。每家每户的房檐和门上方都被大红大绿装点,小小的彩纸葫芦给过节的家庭带来了无比的喜庆、祥瑞和美好。

端午节最潮流的打扮是什么

端午节,天气转入炎热,“五毒”醒过来,不肯安宁;农家妇女难得地打扮一番,将采来的小枝儿艾蒿,美美地插在发髻间,身上佩戴各种颜色的香荷包,散发着一股股香气;小孩的身上戴一个小笤帚和装有五谷粮的小口袋,为的是“避五毒”。“五毒”是什么东西?在东北农村,“五毒”多指虫子、蛇、蜈蚣、蝎子、癞蛤蟆之类有毒的昆虫和动物。

端午节,最流行的装饰莫过于每户人家都系的五色绳了。这五色绳可不是随便乱系的,很是有一番讲究——必须要在太阳没出来之前就系上,否则就会不灵验了。据说,早在东汉应劭著的《风俗演义》中就有说到把五色绳系在手臂上可避病除鬼、不染病瘟;《后汉书》也提到,端午日这天用朱索、五色印做门户装饰,认为可以抵防恶气。五色丝线的五样颜色代表着五行,代表了五个方位,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端午节的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在还在睡梦中的孩子手腕、脚腕、脖子系上五彩绳,也叫五彩线或者花绳。记住了,系绳的时候,孩子是不能开口说话的。孩子的脖子、手和脚脖上,则要由老人给缠上五色线,也称为“续命绳”,象征“五色龙”,达到驱邪避灾,防疫祛病的目的,保佑孩子健康成长。一些已婚的男人会被妻子逼着戴上彩绳,很多男子担心被别人看到笑话,就悄悄系在脚踝上。

节日里为孩子系五彩绳,成了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它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长辈们告诉孩子,五色绳是不能任意扯断或丢弃的,只能等到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天时,把它扔到自家院墙的排水口,随雨水冲走。而且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还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祈求辟邪去灾,祛病延年。

谁说端午节就只有划龙舟了-图片2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艾草,一般都是用来驱瘴辟邪的。在我们广阔无垠的大东北,端午节那天,太阳出来之前,小朋友们成群结队,来到江边或河边、跑到野外、爬到山坡上。然后,深入野外的山间去寻找艾蒿,采摘回来,再栓上五彩线,插在自家的大门上、窗楣上。民谚也有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家家都进行大扫除,用菖蒲、艾条插在门楣或者悬挂在堂中。在门上插艾草能达到祛除蚊虫,祛除晦气、邪气,祈求平安的目的。

五月节前几天,孩子们最为兴奋快活了,早起叫上几个小伙伴,跑到东沟子去寻找艾蒿。这艾蒿和一般蒿子长得差不多,只是它的叶背有些发白,叶子也较为柔软,色彩奇特,只要用心辨认就可看出来了。一出去就能薅回来一小抱,然后无论去到哪里,都能看到艾蒿的身影——门窗上和房檐上插着,妈妈煮鸡蛋也放进几根儿,连洗脸水里也有采回来的艾蒿。

端午插艾的习俗同样也有一段典故:话说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这一天,张角带兵行进中被前方一伙难民挡住去路,张角拔出刀就奔向最前面的妇女。这位妇女30多岁,衣衫褴褛,步履蹒跚,右手抱着一个大一点孩子,左手领着一个小一点的孩子。这女吓的急忙跪下说:“大人饶命,我死了没什么,可怜这两个孩子……”张角问到:“你为什么抱着大一点的孩子,而领着一个小一点的孩子呀?”这妇女便答到:“这大一点的孩子是我嫂子家的,小一点的是我自己的。因为打仗,哥哥、嫂子和我丈夫已经不在了,所以我带着这孩子一起逃难。”张角一摆手说:“你走吧!”妇人跪倒谢恩,起来以后并没走,妇人说:“您是不杀我了,可您是手下不认识我啊。”张角伸手摘了一棵艾草说:“以后不管在哪住下,你把这艾草插到门上就没事了。”这女人就把这事告诉身边的人了,一传十,十传百,端午节插艾草的习俗也就流传到今天。

除了粽子,东北端午节还吃什么?

谁说端午节就只有划龙舟了-图片3

除了吃粽子之外,东北过的端午节还要吃各种蛋——鸡蛋、茶叶蛋、鹅蛋、咸鸭蛋……最初关于端午节吃蛋的习俗,应该就是为了躲避重午的瘟疫,在这个接近夏至的节日里,阳气高涨至正端,阴气初施,阳气隆盛,天地气交,补充蛋白质就是最当务的要事了。在东北地区,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煮蛋吃。

东北端午的早晨,全家人要用艾蒿水洗脸,吃用艾蒿水煮的鸡蛋、鸭蛋、鹅蛋以及“荷包鸡蛋”。老人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孩子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孩子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孩子的肚子疼,实则为节日的一种嬉儿游戏,边滚边还要念叨:“宝子吃蛋,灾星滚蛋”。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农家这天还有给起早放猪的“猪倌”送鸡蛋的传统习惯。过节的早上,大人总得让孩子把两个鸡蛋送给放猪的猪倌,这不仅是猪倌平日里为圈拢放猪而付出辛劳的酬谢,而且也是农家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猪倌能给家里的猪多加关照,让自家的猪吃得饱,不会丢失,尽早肥壮好卖钱。放猪的也毫不客气,高兴地收下了乡亲们给的这份节日礼物。他在大街上喊着“放猪了!”走上这么一趟,也能收起整整一书包鸡蛋呢。

东北人吃粽子,主料当然是江米,同时东北本地产大黄米较多。黄米或江米提前浸泡一天,中途换几次水,粽子叶、大枣提前用清水泡软,然后就可以包粽子啦。要想吃传统东北风味的粽子不花费点心思和时间是不行的。首先把粽叶洗干净,煮20分钟;江米要浸泡24小时;准备好蜜枣,小豆等配料。在粽叶三分之一处折成三角呈漏斗状把米放入,中间放你想放的馅料,再放米,把上面粽叶盖上,攥紧了,用马莲系好,包好入锅,只需耐心等候美味出锅。

除了粽子这一传统的端午美食,东北人端午还会吃馄饨。如果说插艾草是为了驱邪,那么剁肉包馄饨就是吓唬闲神野鬼的。据说,闲神野鬼在这一天常来民间捣乱,一听到家家户户“咣咣咣”地在剁肉,害怕得不得了。其实,老百姓过端午无非为图个吉利热闹,吃馄饨也好,吃粽子也好,都是节庆的美食,喜欢怎么吃就怎么吃。

端午节哪里最火?

谁说端午节就只有划龙舟了-图片4

端午节假期哪里最火?还用问?非庙会莫属了!人流如潮,民俗之花亦在此竞相绽放。人们在野地里玩够了,或步行或驱车便来到了附近寺庙。一家或一伙欢欢喜喜,红红绿绿,流连于赶往庙会的路上,成了端午节青山绿水间的一道美丽风景。提起逛庙会,年轻人新鲜,老年人怀念。端午节又成了踏青节和庙会节,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涌来到各种庙会凑热闹来了。

善男信女们进香朝拜、许愿求福,地方百姓借此机会进行文艺和商贸活动,四面八方赶来的信徒加上逛庙会看热闹的人们,熙熙攘攘,构成了庙会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庙会内外,一堆好看的、好玩的,商贩摆摊售卖节庆的葫芦、香囊、五彩线、艾蒿等物品,还有粽子、茶叶蛋、煎饼等地方美食。当然,最为让大人孩子感兴趣的,还是那各色各样的本地手工制作民俗礼物,比如:亚麻鞋袜、桃木葫芦、黑桃花瓶、各样饰物等,大大小小,琳琅满目,令人流涟忘返。

除了美景、琳琅满目的商品,庙会还成为了临时的歌舞剧院。小河边、寺庙门前、山下广场,或平地搭起台子,或者干脆在空地上打个圆场,就可以敲锣打鼓地开演了。耍杂技的,扭秧歌的,跑旱船的,舞狮子的,唱二人转的,赛歌曲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当然,演员们都特意画了浓妆,远看比较漂亮,近瞅就显得太妖艳了。红旗飘动,笑脸张张,歌声悠扬,掌声阵阵,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端午节日里,喜看露天文艺大荟萃、大联欢,吉祥伴着轻风飞,欢乐跟着游人醉……

过端午节谁说节目就只有划龙舟了,看东北人家过端午的节目就这么丰富,远远不只有上面说到的活动,在东北这片广阔的黑土地上,还有其它欢度端午节的特色活动,个别地区还保留着独特的过节内容,比如朝鲜族人过端午节还有打粘糕等习俗。东北的端午节,阖家团圆,一起延续这个民间节日的地方风俗习惯。

来源:《神州民俗(通俗版)》2018年03期  杨中宇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