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杨柳青年画《平安富贵》
年画的起源在雕版印刷之前,可追溯至人类远古时期对自然的崇拜和神灵信仰,它的前身就是古代贴在宅院门上,用来镇宅避邪的“门神画”。
门神最早雏形出现在秦朝,《礼记·丧服大记》云:“君释菜”。汉·郑玄注:“释菜,礼门神也”。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讲的就是最早的两位门神神荼和郁垒的故事。
相传神荼和郁垒守护在苍茫大海的度朔山,山上大桃树东北万鬼进入的鬼门。一旦发现害人的鬼,便用芦苇做的绳索把鬼捆起来,扔到山下喂老虎。黄帝知晓后向他们敬之以礼,岁时祀奉。后来以神荼、郁垒、虎苇索、桃木为辟鬼之神的信仰被承传下来了,并流传至今。
杨家埠年画门神神荼、郁垒
到了汉代悬挂门神已经成为年的定俗了。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祀典》和蔡邕所著的《独断》均有记载。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亦云:“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
这时除了神话中神荼、郁垒的门神形象,也能看到虎和鸡绘到门上。《风俗通义》记载:“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前事,冀以卫凶也。”晋干宝《搜神记》:“今俗法,每以腊终除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左右置二灯,像虎眼,以祛不祥。”东晋王嘉在《拾遗记》记载:“今人每岁元日或刻木铸金,或图画鸡于牖上。”
之后门神也日趋多样化,到了唐代受佛教盛行影响,出现了叉药、天王等形象。佛经《根本说》:“大门扇画神,舒颜喜含笑,或为药叉像,执仗为防非”。唐玄宗起,钟馗画像也开始崭露头角。
据说北宋皇宫中藏有一轴吴道子画的钟馗图,唐人的题记详述了钟馗捉鬼的传说:开元年间,唐玄宗去骊山主持军事演习,回宫不久即发疟疾。一个多月里,医师竭尽全力也没把病治好。一天晚上,玄宗梦见两个鬼来到宫内。小鬼偷拿杨贵妃的紫香囊和唐玄宗的玉笛,被身着蓝袍、袒露一臂、足蹬皮靴的大鬼捉住吃掉。
唐玄宗问大鬼何名,大鬼回答说:“臣姓钟名馗,曾考武举未被录取。尽管落第,仍愿为陛下驱除妖孽。”唐玄宗梦醒后病痛全消,召见画工吴道子,让他按梦中所见画一幅钟馗图。吴道子马上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钟馗。唐玄宗大悦,赐之百金,并批示道:“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把钟馗图颁发给各级官吏以供逐鬼之用,同时布告天下,让所有的人都知道。
宰相张说撰有《谢赐钟馗及历日表》一文。刘禹锡上给皇帝两谢表:《为李中丞谢钟馗历日表》《为杜相公谢钟馗历日表》,其中一文写道:“赐臣钟馗一,新历日一轴。星纪方回,虽逢岁尽;恩辉忽降,已觉春来。伏以图写神威,驱除群厉,颁行律历,敬授四时。”
宋代纸币“交子”的诞生,说明当时套色印刷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营造式法》《宣和博古图》等大型画册类典籍的刻板印刷,对民间模板年画艺术发展也有直接的影响。而市民文化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木版年画的繁荣,这时门神的题材也更为广泛,文官等世俗形象被纳入了门神画系统。
而雕版技术出现,为木版年画提供了技术制作条件。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
现今发现保存最早的一幅年画就是宋金时期的《四美图》,画面上方通栏刻有“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字样,表现汉、晋国时期的四大美人班姬、赵飞燕、王昭君、绿珠。印有“平阳姬家雕印”。
《四美图》于20世纪初,沙皇俄国以科兹洛夫为首的探险队在西夏时代黑水城遗址废弃的寺塔下发现,盗运之俄国。日本学者狩野直喜1915年游历欧洲时在俄国亚历山大第三博物馆见到这副稀世珍品,得到彼得堡大学伊凤阁教授协助,拍摄图片携归日本,著文论之。
元大多数的年画作品为宋代同类的延续。传世的作品有《九九消寒图》《财门之图》《骆驼进宝》等。明时小说、戏曲兴起对年画起到了作用,那时模板雕刻已相当普及。隋唐人物秦琼、尉迟恭被吴承恩写入《西游记》,随着小说的家喻户晓,成为妇孺皆知的守门神,也成为民间最广为流传的门神像。
至清代中晚期,民间年画达到鼎盛,年画题材更加丰富,除了人物、花卉、山水等艺术作品外,还有“老鼠嫁女”“王婆骂鸡”等讽喻画,以及用歇后语构成的连环图画。
受到利玛窦和郎世宁等人传入西洋画风格的影响,西方明暗透视技法也在年画创作中得到运用。姑苏年画中“西洋之剧场”翻印西洋画。
同时,中国的民间版画也影响着国外的审美。清康熙二十三年开放禁海,姑苏版画由传教士、商人及船员以贸易方式销往欧洲,逐渐在欧洲兴起“中国风”,成为备受瞩目的艺术商品。
“年画”一词也在此时被正式记录下来。清道光年李光庭在《乡言解颐》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在之前叫“画片”,更早以前的宋朝叫“纸画”,明朝叫“画贴”。
各地对年画的称谓各式各样,北京叫“画片”“卫画”,苏州叫“画张”,浙江叫“花纸”,福建叫“神符”,四川叫“斗方”,不一而足。
到了清代中晚期,民间年画达到了鼎盛阶段。清末民初年间,年画的使用地区覆盖了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年画的风格,因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面貌。这些年画不仅丰富了中国年画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种类,而且使传统年画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有迎合宫廷趣味和市民趣味的杨柳青年画;粗犷朴实、充满乡土气息的山东潍坊和河北武强年画;细腻工整、色彩丰富的苏州年画;古朴稚拙、历史悠久的河南朱仙镇年画;写意味厚、色彩浓艳的四川绵竹年画;地域色彩浓郁、神佛类题材丰富多样的福建漳州和广东佛山年画。
年画经过近千年的发展,题材画样已经多达两千多种,内容也包罗万象,各色人物、世间百态汇聚其中。它不仅是节日的装饰品,也是反映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天津杨柳青传统年画
天津杨柳青年画始于明代末年,当时有一名擅长雕刻的民间艺人避难到杨柳青镇,逢年过节就刻些门神、灶王出卖,镇上的人争相模仿。
由于临近北京,杨柳青年画曾作为贡品进京供宫廷和大户人家贴用,所以制作精细,色彩柔和,以迎合宫廷和市民趣味。“北宗画传杨柳青”就是指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北宋以来的宫廷院画风格,尤其是工笔重彩人物画技法。
天津杨柳青年画绿地流云门神
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所创作的年画既有版画的刀刻韵味,又有绘画的笔触色调,形成了与一般绘画和其它年画不同的艺术特色。“绿地流云门神”类的年画和深受民众喜爱的仕女娃娃题材的吉利年画就是这类年画的典型代表。
江苏桃花坞传统年画
“南桃北杨”,与杨柳青年画齐名的桃花坞年画距今已有四百多年,产于苏州阊门内桃花坞,是在明代金陵版画和徽派版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早期的桃花坞年画风格细腻,画面的构图受宋代院体画、明代界画和文人画的影响。秀雅清淡,颜色朴素内敛,多以灰色、花青、赭石、藤黄为主,人物造型带有插画特点的书卷气,表现题材也侧重于风景花鸟类和戏曲神话类,代表作有《瑶池献寿图》《昭君出塞》《西厢记对屏》等。
最早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是在日本刊行的《支那古版画图录》的“寿星图”,画面上刻有“万历念五年(1597年)”刊记。雍正、乾隆年间,出现了不少模仿西洋铜版雕刻风格的作品,如《苏州万年桥》《西湖十景》《百子图》等,有的还在画面上题明“法泰西笔法”“仿泰西笔法”。
桃花坞年画《姑苏万年桥图》(日本神户市立博物馆藏)
这一时期的桃花坞年画达到鼎盛,作品也被称为“姑苏版画”,精美程度令后人望尘莫及。历史类、戏文类、风俗类和仕女图是当时人们热衷的题材。曾广泛流传于中国江南一带,并对日本的“浮世绘”产生了重要影响,被海外媒体誉为“东方古艺之花”。
乾隆以后,受早期金陵派刻版风格和新安派刻版风格的影响,以传统技法创作的作品逐渐增多,与早期的作品相比,画面构图更加简练大方,线条刚劲有力,色彩也更加鲜明,如《五子登科》《庄子传》《珍珠塔》《荡湖船》《拜月图》等,深受百姓喜爱。
桃花坞年画《玉堂富贵图》(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河南朱仙镇传统年画
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最为悠久,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鼻祖。沈括在《补笔谈》有记载:“熙宁五年,上令画榻(吴道子画钟馗)镌版,印赐两府辅臣各二本,是岁除夕”。前文提到的《东京梦华录》记载的“市井皆印买门神”描述的就是北宋末年的开封城。
朱仙镇年画有别于历代宫廷画温文尔雅的格调,其线条粗犷奔放,情节鲜明感人,构图饱满匀称,形象古朴生动,人物头大身子小,基本不绘脸部。色彩以漳丹为主调,兼有深绿、槐黄、正红,套版不过五色。人物头脸无论男女,多于眼上眉下印一弯橙色,是开封朱仙镇年画独有之标志。
朱仙镇年画“对金抓”,系河南地方戏《撞山》中的一幕
河北武强传统年画
武强木版年画因产地在河北武强而得名。刻版所用的木材是本地生长的杜梨木,木质较硬、纹理细腻,便于雕刻,耐磨损且印刷粘水不易变形。刻版以阳刻为主,兼师阴刻;线条粗犷奔放、挺拔劲健,呈现一种古朴稚拙之美。
武强年画是在原始的耕作方式、佛教思想、传统观念和古老的民族习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民间乡土艺术。其构图丰满,造型突出重点,简练概括,有“十斤狮子九斤头”之说,构图饱满,整个画面几无空闲,体现出一种丰满富足的感觉,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
武强年画体裁多样,有门画、窗画、炕画、斗方、条屏、贡笺、灯画、对联、中堂画、年历画等几十个品种,有单幅、对幅和多幅连环画等不同形式。色彩单纯而富有变化,画面内容主题突出,结构严谨,画面清晰,线条粗犷,具有浓郁的北方民间绘画特色。
武强年画《罗成卖线》,故事出自《隋唐演义》
陕西汉中、凤翔传统年画
陕西年画主要集中在凤翔县和汉中县。汉中木版年画发源于清代末期。汉中年画以门神和神像类为主,造型粗犷,动态夸张,脸部的刻画上具有浓郁的社火脸谱韵味。
凤翔年画源于南肖里邰姓,据《西凤世兴画局》记载,凤翔木版年画可以追溯到明正德二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凤翔木版年画继承发扬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手法,同时吸收了历代寺庙壁画、石刻笔法表现特点,线条刚劲有力,简明质朴,生动大方。
由于地处西北,受外部美术影响很少,汉中、凤翔年画基本上保持了原古版年画的艺术风格,是研究西北民间艺术发展和社会历史的重要参照。
凤翔年画世兴画局《坐虎秦琼敬德》门神画
湖南滩头传统年画
滩头木版年画产生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以浓郁的楚南地方特色自成一派,是湖南省唯一的木版年画产地。
滩头年画代表作品《老鼠娶亲》
滩头木版年画分为门神画像、吉祥年画、戏文故事年画三大类,尤以门神画见长。颜料多用矿物、植物研制,色彩沉厚明丽。用纸是当地手工捞制的竹纸,印制门神时,纸面刷印一层白石土粉,使年画色彩如突出于画面,富有立体感和装饰性。
年画版采用当地的梨木刻制,印制上采用木版套色和手绘结合的方法,人物面部常常是手绘,即“开脸”,年画造型稚拙有趣,线条刻画圆润流畅。
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第01期 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