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劳动中,使用手的频率之高,是毋庸多言的,手经常被弄脏、污染而需要洗手,故洗手早已成为人们日常卫生习惯之一。在中国古代文献里,有的还专门述及此事者。两千年前,《礼记·内则》中有四处写到:“鸡初鸣,咸盥漱。”所谓“盥”,即是洗手。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讥日》说:“盥去手垢。”此外,汉文“澡”字也可佐证中国古人对洗手颇为注重,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记述:“盥,澡手也。”《史记·龟策列传》云:“常以月旦祓龟,先以清水澡之。”上述引文中的“澡”字,均作洗手最初本义解,后来其含义扩展为泛指洗涤。
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洗手不宜反复用一盆水,贵族洗手尤其如此,《礼记·内则》写到“请沃盥”,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说:“沃者,自上浇之;盥者,手受之而下流于盘。”即是说,贵人洗手,是由别人用盛水器内的净水,在其手之上方往下浇洗,另用一空盘,在其手之下方接受洗手后的脏水。根据中国古代有关文物以及学者考证,西周中期起,已出现了主要是用于贵人浇洗双手的瓢状青铜盛水器——匜,现今上海博物馆收藏有西周的匜和盘。
中国古人洗手,除了为清洁,还有一层用意是表示敬重,《成具光明定意经》所载“读是经时,先施清净水,盥手漱口,常令清净”,即此用意。《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十一年》所载“得太臣章疏,必焚香盥手而读之”,同样是此意。
为易于洗去面部与手上等处污垢,中国古人逐渐发现并利用一些有助清除污垢之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载:“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盌盛澡豆。”宋代彭乘《墨客挥犀》卷十则载述,“(王荆公)面黧黑,门人忧之,以问医人,曰:‘此垢汗,非疾也。’进澡豆令公洗面。”所谓澡豆,是将猪胰磨成糊状,调入豆粉与香料制成,用于洗沫去污垢。此外,中国古人还利用植物皂荚之荚果及肥珠子去污,宋代庄绰《鸡肋编》记载:“浙中少皂荚,澡面浣衣,皆用肥珠子。”
洗手在医学上的重要作用,已是不争之事实。医学史上记述最早实例,是十九世纪匈牙利医学家塞麦尔维斯(Semmelweis,P.1818~1865)主张洗手的事迹。
公元1846年,时年28岁的塞麦尔维斯医科毕业后,进入奥地利维也纳第一产科医院担任医师,不久,他观察到该院产妇死亡率很高,在一个月竟达30%,其中绝大多数是被产褥热夺去了生命,他很为震惊!为找出原因和降低产妇死亡率,他到维也纳第二产科医院调查,发觉该院产妇死亡率明显低于第一产科医院。经进一步考察,发现第一产科医院的实习医学生,往往在做过病理解剖后没有认真地洗净双手,就为孕妇施行阴道检查和接生,结果导致产妇发生高热甚至死亡;而第二产科医院,由于重视洗手的卫生措施,产妇较少发生产褥热。
1847年,塞麦尔维斯的朋友——病理学家柯勒契卡(Kolletschka),在一次做病理解剖时,不慎割破了手指,后来发生高热死去。塞氏观察到,其症状与病情几乎和产褥热完全相同,因此认为产褥热也是一种败血症,他推想这是由于医务人员不洁的手和产科用具传播了某种传染性物质所造成。从1847年起,塞麦尔维斯订出产房工作规定,要求为孕妇施行阴道检查或接生者,都必须先用漂白粉溶液消毒双手和产科用具。实行此规定后,产妇产褥热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下降。1850年,塞麦尔维斯在维也纳医师公会讲演会上,报告了产褥热的发病因素及预防法。其见解虽得到了一部分人赞同,却遭到保守者的抨击和反对,其中就有他任职的这家医院的产科主任。
1851年,塞麦尔维斯离开维也纳,到匈牙利布达佩斯一家医院担任产科医师,他继续主张,为孕妇检查和接生者,事先都要用漂白粉溶液消毒双手和妇产科用具,经实行此措施后,该院产房的产褥热患者同样明显减少。十多年后,链球菌被人类发现,继而产褥热致病原因与传染途径真相大白,塞麦尔维斯的清洗消毒双手与妇产科用具的主张,才得到应有的肯定。
洗手在医学上取得的又一个显著医疗效果体现于外科手术。1897年,原籍波兰的德国外科学家米库利兹(Mikulicz-Radecki,1850~1905),在主管的一家医院外科订出规定:医务人员施行外科手术前,必须用肥皂与刷子洗涮双手(包括手掌、手背、手指、指缝、指甲沟)持续15分钟,经自来水冲洗洁净后,双手浸于酒精中5分钟,用消毒巾擦干,由他人帮助穿消毒手术衣和戴橡皮手套,以避免手术伤口污染发炎。一百余年以来,施行外科手术者的术前洗手措施,除了其清洁消毒剂与具体做法虽有些变动,但其基本原则仍然相同。
就众人而言,平时两手因接触各种物品,尤其是公共场所的把手、扶手与钱币等,难以避免沾染到某些致病菌,因此,每个人都必须经常认真细致地用洗涤剂洗净双手,这对于他本人、家人以及众人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都有很大作用和益处。
2002年底以来,由于传染性强烈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症候群(SARS)在有些国家、地区发生了传播,作为重要的预访措施之一,洗手受到愈来愈多人的空前重视和推行,然而应予强调的是,在控制、消除疫病后,经常认真地洗手,依然是每一个人很必要、很值得一辈子坚持的卫生习惯。
来源:《医古文知识》2005年04期 傅维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