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市博物馆绘画藏品中,除《宋人仿郭熙笔意图》、《元盛懋秋溪垂钓图》、《元倪瓒古木竹石图》等宋元珍品外,主要以明清绘画为大宗,且不乏精品。现择其中几幅略作浅析,以飨读者。
林良《荷塘雁嬉图》:荷塘芦雁显灵妙
明代是写意花鸟画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此时的山水画发展已显出衰退的迹象,而花鸟画则呈现出繁荣之景。这一时期的花鸟画不仅沿袭了北宋以来的工笔花鸟画传统,还出现了写意花鸟画。林良便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花鸟画家。
林良(1436-1487),字以善,广东人。正统、成化年间宫廷画家,官锦衣指挥,以花鸟著称。传世作品有工笔设色和水墨写意两种,其设色花鸟工整精巧,远学黄筌,近师边景昭,并有所创新;水墨花鸟则用草书笔法,运笔遒劲,格调清远。
林良的《荷塘雁嬉图》轴,绢本设色,纵173厘米,横100.5厘米。国家一级文物。此图描绘的是深秋时节的荷塘景色,画面自上而下芦苇丛生,苇叶迎风摆动,芦花低垂,已呈朵朵白絮。莲蓬籽粒饱满,几片残荷已显枯黄,一派荒凉景象。让人看后深感秋风瑟瑟、凉气袭人。唯独两只芦雁,看准这里的果实,一只将嘴潜入水中,是捕食鱼虾,还是抢食刚入水中的莲子,神态是那么贯注,竟没发现另一只芦雁欲来打劫。后来者眼睛圆睁,大有为食相拼之势,寂静的苇塘顿时增添了无限生机。
林良《荷塘雁嬉图》
在这里,林良着意刻画了静中有动的画面、粗中有细的效果,画芦苇用草书笔法,飘逸潇洒,笔笔遒劲。中锋画莲梗,浑厚苍劲,画荷叶则以赭墨相加,势如泼彩,虽淡猶枯,恰到好处。两只芦雁是整个画面的传神之处,翅膀的羽毛以焦墨大笔点染,很有动势,游动的身躯给静静的水面增添了阵阵涟漪,似有似无的几笔水纹把这一切托出水面。又以细笔着意描绘雁的头部,细软的羽毛随着颈项的转动而变化,嘴和眼的形态和神气细微而传神,尤其是水中啄食的一只,其动作的灵敏、形象的准确真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可见画家平时对禽鸟观察的细致入微。更可贵的是整个画面色调统一、笔墨相济,内容与形式、技法与物象都达到高度一致,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精到之作。
林良在明代有很大影响,与另一位内廷供奉的花鸟大家吕纪并称。有不少花鸟画家出自他的门下。一直到清代的“扬州八怪”,海派画家都受他的影响,他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唐寅的老师周臣与他的《枫林停车图》
提到周臣,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但他的学生唐寅却是妇孺皆知。周臣,字舜卿,号东村,明代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明代著名的职业画家,深得宋人笔法和意境。与浙派大师戴进并驾齐驱,则各有所长。画法严整工细,有民间“院体”画家之称。其山水画山石坚凝,章法严谨,用笔纯熟。其人物画也异常出色,古貌奇姿,绵密萧散,各极意态。其花鸟画构图疏密有致,意境幽趣,用笔简练、苍劲。
周臣《枫林停车图》轴,绢本设色,纵114.5厘米,横60.5厘米,国家一级文物。
周臣《枫林停车图》
此图取唐代诗人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近景山峰突兀,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伸向远方,路下是陡峭的山崖。几株苍老的枫树,枝干蟠曲,枫叶流丹,长势茂盛。中景山峰峭拔,顶天立地,气势逼人,确有宋人遗风。一位文人坐于车中,悠闲地观赏枫林,几个随从立于车旁,或是聚精会神地观望,或是在听文人讲解这景致的妙处。远景水面宽阔,起伏的山峦和片片枫林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如诗如画的山间美景也把读者的视线引向遥远的地方,意境十分开阔。
笔墨方面,山石用浓墨重笔勾勒,淡墨皴染,有坚实浑厚之感。枫树用双勾填墨法,笔法工细,设色浓艳典雅。人物以游丝白描之法,造型准确,局部以彩色宣染,如点睛之笔,神态极为生动。纵观全幅,气势宏大,意境深远,可谓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王谔那如歌如诉的《月下吹箫图》
一片溶溶月色,笼罩着静谧的山野,幽深的峡谷,峭立的山峰,嵯峨的怪石……在这样一片幽雅空旷的意境中,当一串苍凉悠远、缠绵舒缓的箫声,伴着风卷松涛的回声,在山谷之间悠悠回荡,由远及近,引领着我们走近400多年前的明代画家王谔,走近他的月光如水、箫声如诉的《月下吹箫图》。
王谔《月下吹箫图》
王谔《月下吹箫图》轴,绢本设色,纵183.5厘米,横99厘米。国家一级文物,此图是王諤的得意之作,画面上方数峰耸立,山前明月高悬,下有突兀奇石,石间古树三株,叶色丹红。石旁有高阁数间,一位老者端坐阁前,凝神吹箫,两位侍者立于其后,一面赏月,一面聆听这优雅的啸声。画家将这高山、明月、秋树、凉亭、清风、箫声、高士、侍童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奇妙世界。
此图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山石、树木用焦墨作斧劈皴,刚健挺拔。人物、建筑又极为工整,线条劲健,造型准确。远山或仅勾轮廓,或以浓墨渲染,给人以无限深远之感。整幅画面虚实相当,层次清楚,工写结合,气韵融洽,意境与技法都达到了如火纯青的境界,可见“明代马元”名不虚传。
王谔之画,构图上大胆取舍剪裁,主景往往仅取山之一角、水之一涯,且置于一隅。画面上让出大块空白以突显主景,跟主景形成虚实相生之状,予人以玩味无尽的意趣。这就是所谓南宋大画家马远的“马一角”风格。用笔上,王谔的山石用“斧劈皴”,水墨俱下,淋漓尽致,有棱有角,富有质感。南宋及今的八百年间,把“马一角”风格运用得炉火纯青的,除了马远,惟有王谔了。历来品评者多认为,作为后来者的王谔,不光秉承南宋院体画衣钵,还从马远壳裹中摆脱而出,使之更为纤巧妍丽而富有气韵。
珠联璧合的《后赤壁赋书画合璧》
钱谷、吴应卯《后赤壁赋书画合璧》卷,国家二级文物。前段由钱谷依据苏轼《后赤壁赋》意境为题材绘《后赤壁图》,后段是吴应卯行草书录《后赤壁赋》全文,可谓珠联璧合之作。
钱谷、吴应卯《后赤壁赋书画合璧》卷
钱谷《后赤壁图》,绢本设色,横长186厘米,宽高32厘米。图中描绘苏轼及友人舍舟登岸,“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这一夜游之景。先由石桥曲溪、古木寒林入画,即赋中所写的黄泥坂。坡上之树叶已落尽,已显荒寒萧疏。由小桥向前,是坐落在江边的房舍,房前苏轼及友人乘坐的小船停泊岸边,客人已离舟上山,唯有船家就地等候。江畔小径上一人提鱼独行,不远处山势绵延陡起,两位友人在此驻足交谈。远方悬崖峭壁,险峻异常,山峰直插画外,苏轼昂首伫立,为眼前的恢弘壮阔之景而震撼。
此卷构图非常巧妙,从黄泥坂到赤壁,逐渐推进,看后恍若随苏轼把手同游。对树木的表现由大处着手,粗放却不失灵秀,树梢的青色与远山融为一体,飘渺虚无。山石的画法也很有特点,皴染不多,山体的阴阳,峰峦的起伏,几乎全是由繁密的苔点表现出来,更添夜色朦胧之感。画中人物虽小,但其动作、神态却生动非常,同时也反衬出赤壁之景的气势磅礴。
吴应卯,祝枝山的外孙,他的草书也写得非常精彩,运笔豪爽而法度严谨,行笔沉着痛快,一气呵成。纵观全幅,笔法流畅而富有节奏,深得祝枝山神髓。
张路那静谧简洁的《桂月图》
张路(1464-1538),字天驰,号平山,河南开封人。擅山水、人物,受戴进、吴伟影响,有粗笔和细笔两种面貌,其粗笔写意仿吴伟画法,风格更加放纵。
他的作品有个特点,字很少。因为张路认为自己的字写得不够好看,就很少在画上题字,最多也就是写上他的号“平山”或是他的名字。更多时候,他干脆什么字也不留,光盖个印章在上面。
张路《桂月图》轴,绢本设色,纵94厘米、横55.5厘米。国家二级文物。此图描写一只玉兔望月的情景。秋天的夜晚,一只白色的兔子蹲在坡石上,两耳竖起,神情专注的望着一轮满月。月亮像镜子一般挂在天边,在淡淡的白云映衬下显得更加皎洁明亮。兔子的身后有巨石一块,两枝桂花从石后斜出。在夜空中发出阵阵幽香。坡石下,作者用极淡的笔墨画出数丛杂草,若有若无,突出了夜色的朦胧,也把玉兔衬托的更突出。在这样的月色下,玉兔的神态非常安静自然,好像在聆听月中玉兔的呼唤,并有一种少有的闲适感。
在表现手法上,张路一改用笔狂放的特点,用小写意笔法来描写。笔墨潇洒而不狂放,设色淡雅,勾线遒劲,既有宫廷画家笔力深厚、造型准确的特点,又有文人画家的意境,不失为一幅成功之作。
来源:《旅游世界》2020年第10期 崔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