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建构信仰的哲思坎途

对人类而言,我们习惯于将现实世界的物质、实体和生物归类为“客观存在”,将思想、情绪、自我认知等所观所感归类为“主观存在”。它们相互依存,同时成为被割裂、相互对立的两个部分。这便是哲学中“主客体二元论”的重要部分,其代表人物可以从康德追溯到笛卡尔和柏拉图。他们主张世界存在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同时也强调二者的同等地位。

然而,这真的是世界的真实面貌吗?有没有另外的可能?例如主客体并不可分割,或是有另一种更为广泛的载体来连接或是概括整个世界?

这些疑惑与思考曾经长期困扰了美国学者罗伯特·波西格,以至于为他带来了忧郁症和精神分裂。在经历了电击治疗、家庭破裂等种种折磨与打击,最终,他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中对自己的哲学思想和生活历程进行了系统地梳理总结,基本实现了与自己和整个世界的和解。

全书记录了一场旅行及其过程中的经历和思考,结构类似于《摩托日记》和《在路上》。在炎热的夏天,作者带着十一岁的儿子,与一对夫妇骑着摩托车试着跨越美国大陆。旅途漫长而坎坷,他们需要面对现实人生和机械维修中的各种困难,还谈到了一位智者“斐德洛”。通过旅途闲暇时作者对儿子的讲述,完成了哲学思想层面的总结和对人生更为深刻理性的总结。

它首先是一本有趣的小说,波西格对旅程的记录生动而细腻,眼前的山水景物、日月风雨,不得不面对的起居困难、机械故障和生活细节都成为笔下优美的词句,令读者真切感受到旅途本身的丰富和愉快。父子和夫妇都承受着现实生活和家庭琐事的困扰,这些琐细的事实扩展出了人类社会的许多面向。

尽管采用了类似于公路小说的叙事结构,但《禅与摩托车》却并不是一本容易阅读和进入的书,其中的大段哲学论述,需要读者提前的知识储备。然而,跟随着波西格完成这次谨慎敏感又强韧推进的哲思历程,便能对这位思想者产生某种真切的怜悯。它让人联想起卡夫卡那句“所有的障碍都在摧毁我”,他们思想触及了超越时代的远处,于是不得不承受被误读甚至被排斥的命运。

本书还为读者引入了“肖陶扩”这个概念。“肖陶扩”是美国在十九世纪末曾经非常流行的成人教育运动,也是一种结合了表演、讲谈、和音乐的聚会形式。在完成身体迁移的同时,将思绪从日常生活中抽离,从而实现思想上的沟通交锋。利用旅途的闲暇,在野餐营地、乡镇旅馆或是田间地头,作者与儿子和同行夫妇也展开了肖陶扩活动,从对摩托车维修技术的不同态度扩展到对技术的信任,之后又通过“我”和斐德洛的辩论,对苏格拉底将精神和物质对立的观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理论理性低于实践理性的论述进行了质疑,并概括了大卫·休谟提出的“经常连结”,即那些看来可信的因果关系,并不表示因果关系是世界的本质,而仅仅来源于人类的心理习惯和人性本能。

城市化的深入推进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如何建立阶层、族群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不因为生活在城市森林中而被钢筋水泥割断了与自然的联系。如何在琐细的日常事务和空泛的脑力劳动中寻找或是建构起自身的精神信仰,这正是波西格希望在书中给予我们的提示,同时也是每位现代人要建立独立强大的个体所无法避开的难题。

来源:《普洱》2019年02期     黎晓阳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