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代开元通宝开创“宝钱制”之后,直到明代,钱文中常用的,既有“通宝“也有“元宝”,然而从朱元璋铸“大中通宝”钱开始,“元宝”两字就从钱文中消失了。直至清末,方孔圆钱归于清一色的“通宝”钱制。
这一现象很早就引起钱币学家的注意,并且揣测其原因。现在通行的解释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名字中有一个“元”字,为了避讳,所以不用“元宝”。然而这是个误会。
因避朱元璋名讳不用“元宝”的误会,似始于清代钱币学家刘喜海。他的《嘉荫籍论泉绝句》卷下,有诗曰:“洪武以前铸大中,天将明命慰宸衷。铸文累代无元宝,太祖当年庙讳同。”在自注文中,他说“明太祖讳元璋,故明代铸泉自洪武后无作元宝者。”他的说法在清末即被人怀疑,叶德辉《古钱杂咏》中在引了上述文字后反驳说:“大中通宝铸于未有明以前,似无避讳之理。且明屡朝实录,皆有‘元年’云云,亦不避‘元’字,即其明证也。”
可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彭信威先生在《中国货币史》中又重提此说:“明代钱文不称元宝,因为朱元璋的名字中有元字,要避讳,所以自大中钱到永历钱,不论大小,都称通宝。”此后以讹传讹,这一说法便广泛流传开来。
其实,读一读陈垣先生的《史讳举例》,就可以知道,朱元璋的名字中,规定只避“璋”而不须避“元”;而且就是“璋”字,据明代万历年间沈德符所著《野获编补遗》所说,也是“当时即不避”。明代的避讳制度严格起来,是万历以后的事情。陈垣先生明确地说,明初“避讳之法亦甚疏”,“终明之世,太祖名字,并未尝避”。
“元宝”之不用,实则另有原因。《史讳举例》在《恶意避讳例》中引《野获编补遗》为例说:“明初贸易文契,如吴元年洪武元年,俱以‘原’字代‘元’字,盖民间追恨元人,不欲捐其国号也……此与唐肃宗之恶安禄山、南宋人之恶金人,同一心理。”
明万历间李诩所著《戒庵老人漫笔》卷一中有“明初讳用元字”一条,也说:“余家先世分关中,写吴原年、洪武原年,俱不用‘元’字,想国初恶胜国之号而避之,故民间相习如此。”
此外还有一个反证。明成化、弘治年间人陆容《菽园杂记》卷三中说,“国初,江岸善崩,土人谓有水兽曰猪婆龙者搜抉,其下而然。适朝廷访求其故,人以猪与国姓同音,讳之,乃嫁祸于鼋。上以‘鼋’与‘元’同音,益恶之,于是下令捕鼋。大江中之鼋无大小,索捕殆尽。”老百姓想到了“猪”与“朱”同音,却没有想到“鼋”与朱元璋的“元”同音;朱元璋也一样,只想到“鼋”与前朝的“元”同音,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名字上,可见明初对于“元”字的避讳与朱元璋的名字无关。抄了这样许多古书,实在因为《中国货币史》至今仍是最权威的货币史文本。
除了上述思想文化方面的因素,笔者以为,应该还有一个经济方面的重要因素,就是“元宝”作为银锭的专名,在元代已经普及,明代仍然沿用,而且元宝成了银锭的主要形式。标准的大元宝每锭重五十两,以下还有重一二十两的中锭、重三五两的小锞、重一二两的福珠等大小不同的银锭。为了避免银、铜之间的混淆,所以铜钱不再用“元宝”命名。这只要看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造反钱、清代制钱、太平天国铸币都不用“元宝”,就可以知道。政治立场完全相反的若干阵营,在这一点上却不谋而合,可见这一选择是非政治性的。清代咸丰年间,铸当十、当五十大钱时,只称“重宝”;只有铸制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时才以“元宝”为名,以显示其贵重。按照一贯铜钱折合一两白银的官方比价,当千的大钱已经相当于一两银子,相当于“元宝”了。
来源:《中国商报》2016-11-10 吉祥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