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古代,保护环境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
清代以前的沟渠大多为明沟,由于地面垃圾随处堆放,粪便处理不当,一部分会随雨水进入沟渠。与现代城市的分流制排水系统相反,古代城市的排水系统是雨水和生活污水合流制系统。
在汉代,皇宫内和一些大型建筑群内采用地下排水管网,通过排水渠从宫内排到城内,由城内排到城外,由城壕汇流到渭河。大部分居民通过渗井、废井、土质渠道、城壕等来处理各种垃圾,如污水、生产与生活垃圾。这些垃圾腐烂之后,不断下渗,地下水经过长期的“开采汲取—垃圾下渗”的循环,不断发生污染,导致水质恶化。
此外,大街小巷也都堆满了垃圾,小者成堆,大者成山,蚊蝇滋生,城市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古代城市大多是土路,少数是石路。来往的行人、车马很多,道路上经常弥漫着各种垃圾和尘土,这便是所谓的“长风一飘荡,尘沙涨天飞”,“轮蹄纷往还,翳翳黄尘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古人创造了“洒水车”。据《后汉书·张让传》记载,汉灵帝中平三年(186),灵帝曾命令当时的掖庭令毕岚,设计制作一种洒水车——翻车渴乌。毕岚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据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注,“翻车:设机车以引水”,“渴乌:为曲筒以气引水上也”。可见这种洒水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用作储存河水,另一部分则是汲取河水。这一设置大大改善了城市环境卫生。毕岚是东平郡人,东汉宦官,十常侍之一。十常侍朋比为奸,祸乱朝纲,制造出党锢之祸。汉灵帝中平六年(189),毕岚被袁绍诛杀。毕岚虽然一辈子做坏事,却也做了一点好事,如制作洒水车造福民众。
二
隋朝时期,街道两边虽然已经有了排水沟、路沟或挖土而成的明沟,宫殿等建筑群外也有了露天的排水渠,这些排水设施收纳了城内的污水之后,汇入城壕。但是大部分地区的排水设施并不完善,排泄生活污水的主要方法是挖掘渗井,同时,城内废弃的枯井、沟渠、池沼等也成为生活污水排放的主渠道,污水直接下渗或者汇入地表水之后下渗到潜水层,污染地下水。
生活与生产垃圾、粪便是城市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如当时的长安城,面积约84平方公里,城内有南北大街11条,东西大街14条,在隋文帝开皇之治时为25万人(一说60万人)。手工业、商业发达,商贸往来频繁。如此众多的人口在这里生活,每天会产生堆积如山的生产、生活垃圾和人畜代谢物。
有的市民直接把垃圾倾倒在屋檐下。部分市民把生活垃圾全部倒在门口,如炉灶灰烬、瓦片、碎瓷片、厨房废弃物等。垃圾堆积如山,日积月累,部分街道比两边房屋还要高,人们从街道回家,要循台阶而下,如下坑谷中。有的市民挖掘大土坑掩埋垃圾,任由它们壅滞地下,腐烂分解,结果产生大量硝酸盐之类的毒素,溶于水并下渗,导致地下水中的硝态氮含量上升,地下水由此变得咸苦,不可食用。《隋书·庾季才传》中这样说长安城:“汉营此城,经今将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京师地大人众,加以岁久壅底,垫隘秽恶,聚而不泄,则水多咸卤。”
由于地下水遭到污染,水质恶化,变得咸苦,不可食用,导致市民的生活用水严重短缺。为了摆脱已污染的水源区。开皇二年(582),隋文帝杨坚在汉长安城东南部龙首原南坡(在今陕西西安城及城东、城南、城西一带),花了9个月时间,新建了大兴城。之所以命名为大兴城,是因为隋文帝在北周时被封为大兴公。同时,挖掘龙首渠、永安渠、清明渠,并引浐水、皂水、潏水入城,以解决城区用水问题。
三
唐朝后,沿用大兴城,将其更名为长安城,到了武则天时期,人口达到100万左右。但垃圾堆积问题依然未解决,环境问题十分恶劣,为此,唐朝制定了相关法律,皇帝也下发了加强环境管理的诏书。
针对乱倒垃圾、人畜代谢物的现象,唐朝在《唐律疏议》中规定:“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疏议曰:具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谓‘侵巷街’以下,主司合并禁约,不禁者与犯人同坐。”唐朝对随便倾倒垃圾者,处以刑罚,有关管理部门如不作为,将会被“行政问责”,同样获罪,并受处罚。
唐玄宗针对长安、洛阳的环境卫生问题,下过专门的诏令,责令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唐会要·街巷》记载了这条叫作《修整街衢坊市诏》的诏令:“京洛两都,是唯帝宅,街衢坊市,固须修整。比闻取穿掘,因作秽污阮堑,四方远近,何以瞻瞩?顷虽处分,仍或有违,宜令所司,申明前敕,更不得于街巷穿坑取土。其旧沟渠,令当界乘间整顿疏决。墙宇桥道,亦当界见修。不得广有劳役。”
长安、洛阳两城市中由于有人随便取土挖坑,造成污秽之物壅滞其间,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环境,于是唐玄宗命令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唐代长安城普遍修有排水沟,沟宽均在2.5米以上,沟壁呈76度斜坡,断面上宽下窄,为梯形。除大道路旁修有排水沟外,里坊与两市之间的街道路旁,也修筑有排水沟。排水设施如果出现问题,城市环境也将污秽不堪。为此,唐玄宗对于排水设施的修缮作出规定,此举有效改善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来源:《语言文字报》2019-07-10 赖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