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八年(1669年),安徽省仙源县举子王致和进京考试名落孙山。欲归故里,又苦于路费无着,只好留京等下科再考。幼时曾在家做过豆腐的王致和为维持生计,便在所住的北京前门外延寿寺街羊肉胡同“安徽会馆”内,用手推的小磨,每日磨上几升豆子做成豆腐沿街销售。
夏季的一天,天气晴朗,王致和磨了很多豆腐,想要多卖点钱。可没想到天气说变就变,中午时分便开始刮风下雨,接连几天都没有放晴。眼看豆腐就要坏了,王致和非常着急。生活本来就很拮据,这么多的豆腐若是坏了,那接下来的饭食便无着落。情急之中,王致和想到家乡腌菜的办法,于是依法炮制。他将豆腐切成小块,放入一口小缸,再配上花椒、盐等作料腌上,以备日后食用。
秋凉之后,王致和才在某一天想起了这一小缸豆腐。他赶紧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再看看豆腐的颜色,已变成豆青色。此时窘困的王致和实在舍不得把这些看似发霉的臭豆腐扔掉,于是,便捏着鼻子尝试了几口。奇怪的是,当他尝了第一口之后,便感到一股独特的香味。臭豆腐虽臭,但吃起来别有风味。王致和鼻子也不捏了,却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味觉出了问题,于是马上送给邻居品尝。结果邻居也大呼好吃。王致和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沿街叫卖。开始时根本没有人光顾,大家都捏着鼻子从他身边匆匆走过。后来,他想出来一个主意,大声吆喝着:“卖祖传的臭豆腐呀。豆腐虽然臭,但吃起来香。要是不香,我倒赔您钱。”他这么一吆喝,招来几个好奇的人。大家一试之下,果然味道独特,于是满口称赞。
王致和的臭豆腐被作为一件奇事,迅速在京城传播。许多人的好奇心被勾引起来,纷纷前来购买。王致和官运不通,屡试不中,至康熙十七年(1678年),他索性在延寿寺街西路建作坊立招牌:“王致和南酱园”,雇师招徒,专做起臭豆腐的买卖来了。
时间到了清末,王致和的臭豆腐竟成了慈禧太后的御膳珍品。那时,御膳房每天要为慈禧准备一碟用炸好的花椒油烧过的臭豆腐,而且必须是当天新从“王致和南酱园”买来的。但有时去买晚了或赶上王致和“停业盘底”,买不到新的,太监们就只好用剩下的顶替。狡诈的慈禧考验侍奉她的太监,有一次在进膳时,把一粒花椒暗藏在臭豆腐中。到了第二天进膳时,慈禧拨开碟中的臭豆腐一看,那粒花椒果然还在,于是,她严厉地处罚了主管太监。从此,太监们只好到“王致和南酱园”去求方便,以保证不误“上用”。
王致和的臭豆腐被慈禧赐名“青方”,这一经“上用”,身价倍增。王致和门前的三块立匾,均彩绘龙头,以示大内上用。“王致和南酱园”六个字,分做两块匾,分别由状元孙家鼐、鲁琪光书写。孙家鼐还为其写了两副门对,一副:“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另一副:“酱配龙蹯调芍药,园开鸡趾钟芙蓉”。两副门联四句的头一个字合起来就是:“致和酱园”。
时至今日,“王致和”作为地道的“中华老字号”,以其产品的细、腻、松、软、香五大特点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经检测,一百克王致和腐乳中的氨基酸含量可满足成年人一日的需要量,钙、铁、锌含量高于一般食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酿人间美味,造百姓口福”是现在“王致和集团”的经营宗旨。他们不抱守旧日的小作坊经营模式,大胆开拓进取;虽有三百多年的浓厚历史,却也创新求变,继续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调味品。“王致和”——这一传统中华老字号,依然在21世纪的今天为繁荣振兴民族食品工业努力地作出自己的贡献。
来源:《老北京的传说——招牌·招幌·市井》-CNKI工具书 刘秋霖,刘健,关琪等编著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