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传奇 | 都一处烧卖馆

都一处烧卖馆坐落在北京繁华的前门大街,始建于乾隆三年(1738年),距今已有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是京城有名的百年老店之一。

最早的店主王瑞福是从山西临汾来到北京的。刚开始他在前门外只开了个小饭铺卖“晾肉”“炸三角儿”“马连肉”之类的山西风味吃食。有一天,身着便装的乾隆皇帝去通州微服私访,途经前门返宫时夜色已深,腹中稍感饥渴,想寻个饭馆打个“茶歇儿”。可是前门一带大小饭馆全关门了,只有王瑞福的这个小饭铺还开门营业,乾隆便带两个随从进来吃饭。

随着店小二热情的一声吆喝:“三位爷,里边请。”环顾店堂四周,竟有不少客人,大家南腔北调,无论是开怀畅饮还是埋头品尝,一看便知这是个人气兴旺、买卖不错的地方。乾隆皇帝来了兴趣,吩咐小二:“给我们找一个好点的位子。”小二见三位客人气度不凡,连忙招呼掌柜的。掌柜没有细想,赶紧热情迎了上来,请三位坐下。先让小二倒来一壶热茶,送上一碟瓜子,这才问道:“您来点什么菜?”

乾隆饶有兴趣地问:“你们有什么拿手的菜?” 掌柜急忙回答:“咱们这儿有多种小菜,像玫瑰枣、煮小花生,都有独特风味。特别是马连肉和晾肉,京城独一家,您到别的地方绝对吃不到。”“好,那你就把这些菜都上齐了。”皇帝爽快地说道。

掌柜答应一声,便去告诉厨子。他也觉得这三位不是寻常人物,说不定是王公大臣,或许还是皇亲国戚呢,因此吩咐小二,上最好的菜,最好的酒,一定要服务周到。

其实,王掌柜是个有心人。他初到北京时,做过学徒,后又在前门外大街路东、鲜鱼口南搭起席棚,开起小店。他善于经营,店铺有很好的信誉,到乾隆七年(1742年),李掌柜已攒了些积蓄。如果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扩大经营,因此,王瑞福在原有的地面上建造新店,因酒店南北都有店铺,无法横向发展,所以只好纵向升高,盖了一间门面的小楼。里面收拾得干净利落,生意更加兴隆。那时,北京城里叫得上字号的饭馆,像致美斋饭馆、余芳饭馆等等,无论从名声还是财力诸方面,都是王掌柜这个小饭铺无法相比的。因此,他开始动起脑筋,挖空心思找名厨,提高菜色质量,此外他还想到必须有自己的“绝招”:可以延长营业时间,逢年过节也不休息,还可以吸引些做买卖、跑生意的商旅。就这样一点一滴地建立起自己的特色。

乾隆皇帝酒足饭饱后,趁喝茶的空当,他叫过掌柜问:“你这马连肉和晾肉不是京城的口味,好像是山西、陕西那一边的,别有一种味道。”“这位爷,您可真是行家。不瞒您说,为了这两道菜,我三次回山西老家,好歹将名厨师傅请来,您吃的可是地地道道的山西菜。您要是爱吃,以后吩咐一声,我让伙计给您送去。”皇帝听着高兴,又随便问了句:“你们这个店叫什么名字?”“也没有正式的字号,我姓王,所以大伙就称这儿为‘王记’饭铺。其实,我也想起一个叫得响的字号,可是我没学问,只好这么将就着。”听了此话,乾隆皇帝向四周环顾了一下,说道:“这个时候,京都营业的恐怕就你们这一家了,我看,就叫‘都一处’吧。”边说边站起身来,向外走去。

此后过了一个月,这三位客人没有再来,掌柜的也渐渐忘记了此事。没想到有一天,店外突然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紧接着,店小二急急忙忙地跑来,说:“皇宫里送牌匾来了!”“什么?”王掌柜还没有弄清楚怎么回事,就听外面喧嚣声一片,赶紧走了出去。一抬眼,便看见店门前站了一群太监,四周还有无数看热闹的人。太监们将一块虎头牌匾送给饭铺,牌匾中央赫然写着“都一处”三个大字——是乾隆皇帝的御笔。原来,那位气度不凡的客人竟是万岁爷。这真是喜从天降,掌柜的连忙叩头谢恩,然后将牌匾端端正正挂在店中。不仅如此,王掌柜还将皇帝当时坐过的一把罗圈椅盖上黄绸子,名曰“宝座”,下垫黄土,不准任何人再坐,像供神一样供奉起来。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京城,人们纷纷慕名而来,酒店的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

京都一处共传呼,休问名传实有无。

细品瓮头春酒味,自堪压倒碎葫芦。

以上是清朝同治年间专咏京城“都一处”烧卖馆的《竹枝词》。原来“都一处”前身叫做“碎葫芦”?这恐怕又是另外一个传说。据传店主王瑞福是骑着小毛驴进京的,手头实在紧,只得在前门外“浮山会馆”暂住。前门大街离宫廷禁地不远,又是皇上每年去天坛祭祀的必经之处。王瑞福好不容易才请会馆老乡帮忙在前门外开了家小店铺。那时做买卖带卖酒的,都得在门脸儿上挑根高高的竹竿儿,竿上挂个酒葫芦。王瑞福开张之际,手头十分拮据,但是看到路西酒铺正在换新葫芦,自己硬是觍着脸面向人家讨替下来的碎葫芦,挂到自家门脸上,可见其创业时的举步维艰。以后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王瑞福出于山西人勤俭的本性,竟然不肯换下那碎葫芦。常来光顾的酒客便以“碎葫芦”当做店铺的诨名。

也有说王瑞福初来京城时,是在醉葫芦酒店做学徒,一干就是三年。在此期间,他不仅学会如何招待客人,如何炒一手好菜,而且琢磨出酒店的经营之道,树立起很好的人缘。学徒期满,他决定自己开店。以后,他开的“都一处”更是胜过了当初学徒时的“醉”(碎)葫芦酒店。无论传说怎样,都一处的确在京城扎下了根。

在晚清年间,这里除经营马连肉、晾肉等小菜外,还增加了“佛手露”“烧卖”“炸三角”等应时小菜。而“烧卖”“炸三角”更是饭店的招牌,被时人称为”双绝”,冠绝京城。

“都一处”的烧卖一直被人们视为美馔珍品,以皮薄馅多味道鲜美而出名。光肉馅的制作,便要选用百分之七十的精瘦肉,故而馅香不腻。烧卖皮子也有讲究,面皮都是选用上乘的精白面粉,以特制的轴棍转成直径三寸的莲花褶皮,得擀得边上薄中间厚才行,还得手工捏出一十八个褶来。包馅后捏成石榴状,蒸熟后玲珑剔透,宛如美丽的玉石榴。馅有三鲜的,水打猪肉馅的,还有蟹肉馅的。烧卖包好上笼,蒸熟连笼一起上桌,看起来烧卖犹如麦梢上绽开的朵朵白花,十分美观,所以它又有“梢麦”的别称。

这里的“炸三角”也与别处不同,从选料到做法都非常讲究,是用瘦肉丁、肉皮冻和韭菜做馅儿,另放香油、味精、姜末。精选原料后,用瘦肉末拌之以高汤,凝成冻后切成小块做馅,这便是“卤馅”,然后将“卤馅”包于圆面皮,捏成三角形,入油煎熟,炸成金黄色。卤馅受热变软,食用时先用筷子扎个眼儿,放放热气儿,用嘴一咬,一股浓汁冲出,各种美味随之而出,既鲜嫩,又松软,还能品尝到一股汤香,真是百吃不厌。

都一处菜肴的另一“绝活”是“晾肉面筋”。先用上好的瘦猪肉,挂起晾干。切成段下锅煮,外加红曲、红糖和各种作料。煮熟后切丁,和水面筋一起炒时加糖醋。吃到嘴里,又甜又酸大有嚼头儿。都一处每天都要卖到夜里十一点以后。前门外戏园多,等广和楼、三庆、庆乐戏院散了戏,京剧演员差不多都来光顾。特别是谭富英、裘盛戎更是每晚必到,他们先要烧卖,吃完了再炸二两“三角儿”,边吃边聊,当做是极大的乐趣。

后来,都一处生意越做越大,名人雅士、宫廷要员纷纷前来聚会宴乐。1956年,都一处公私合营,迁到现在的馆址,也就是原来福顺、隆庆魁干果店和天有信绸缎庄的旧址。1956年仅容五六十人同时就餐的铺面,到1964年扩建为百人餐厅。同年秋,郭沫若来此,兴趣盎然地观赏了乾隆御笔虎头匾,也为“都一处”题写了牌匾。“文革”中,这块乾隆爷写的匾不幸成了“四旧”。粉碎“四人帮”之后,匾又重新挂了起来。那匾黑漆金字,上下左右雕刻着四个虎头,乾隆御书的字体苍劲有力,真是一件珍贵的文物。1982年至1990年进行了翻建和扩建,经营面积扩展到四百多平方米,主营烧卖、米饭、炒菜和烤鸭。一、二楼设大餐厅,接待零散客人,三楼为外宾餐厅和宴席餐厅。

“都一处”自乾隆赐匾开始出名,再加上北京小吃——烧卖,不仅在北京,在全国也很有名气。并已流传到国外,该店面点师曾数次去国外传艺和表演,深受外国朋友的欢迎。

来源:《老北京的传说——招牌·招幌·市井》-CNKI工具书   刘秋霖,刘健,关琪等编著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