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鱼灯

新会,古称冈州,222年设县,是一座有着近1800年历史的南粤历史文化名城。

在新会,流传着两首歌谣:

游灯,游灯,捡个银钱两个爿。

“爿”,方言,读“pn”,阳平,意为“分割”。整首歌谣的意思是:两个小朋友在元宵节晚上拿着鱼灯穿街过巷游玩,捡到一元钱,两人将其分掉。

鲤鱼嗑嗑鳃,主人大发财。

“嗑鳃”,方言,鱼鳃一张一合呼吸状。整首歌谣的意思是:活生生的鲤鱼会带给其主人财运。换言之,鲤鱼是旺财吉祥物。

新会鱼灯是鲤鱼灯,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会的沃土上彰显着生命的张力,成为具有新会乡土味道的文化符号。

用竹篾绑扎的鱼灯已有600多年历史,相传为明太祖朱元璋赐封的。新会鱼灯至少有400多年历史。明代万历年间的《新会县志》就有“元宵灯烛箫鼓彻夜为乐”的记述。在新会,县城翰禄桥(今惠民东路)之鲤鱼灯最具名声。相传,清代每年元宵节期间,桥中央搭建一庞大灯棚,桥两岸挂上各式大小不一的鱼灯,中有一巨型鲤鱼灯,其身长约8尺,造型别致,形态生动,前往观赏者络绎不绝。画家黄永玉对新会鱼灯这样评价:我一辈子见过很多灯,但新会的鱼灯是最漂亮的。那时街的两边都是茂盛的树,就像一条绿胡同。树上串着铁丝,铁丝上面挂着各式各样的鱼灯。

透明的灯放出红色的光,足有两三里路长,人们感觉就像置身在水里,这么美好的情景,在全国其他地方都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新会鱼灯灵动飘逸,别具神韵,其制作工艺十分考究。第一,准备好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工具有剪刀、铁钳、小刀,材料有竹子、篾、糨糊、砂纸、金色箔粉、红纸、白纸、铁丝。竹子的选择非常重要,原则上要选择成年的,且有良好的韧度和硬度,否则,制作出来的鱼灯就会容易变形甚至破烂。第二,削竹篾。用小刀将竹子破开,让破开的竹子成筷子粗细的竹篾,并将其削滑、削平,按所需要的长度裁剪好。第三,扎竹箍。根据鱼的大小及其比例,用削好的竹篾扎成大小不一的圆圈若干个。圆圈要平整光滑,交接处用坚韧性强的砂纸将其扎紧绑好。第四,扎鱼身。用竹篾将已做好的大大小小竹圆圈连接起来,按照预先设计的鱼的形态,扎成鱼的躯干骨架。鱼头鱼尾依其形状按上述办法制成。其中扎鱼身工序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想方设法让鱼肚沉下去,鱼的形状才好看,才像一条鲤鱼,否则就是一条草鱼,没有新会鱼灯的特点了。第五,印鱼鳞。在预先做好的木制鱼鳞模板上涂上用骨胶熬成的胶水,把剪裁好的鱼身红色纸片贴上去,让纸片沾上胶水,再将该纸片平放到装有金色箔粉的盆子里,平放时要将沾有胶水的一面正对金粉,并用手轻轻一按,让胶水沾上金粉。金灿灿的鱼鳞花纹制作完后,就放置在阴凉处晾干备用。鱼头、鱼尾花纹印法类同。第六,贴纸。从鱼肚开始贴,鱼身则顺着鱼鳞的方向贴。鱼肚可用白纸或红纸,鱼身则用红纸。鱼脊则留空,用来放置蜡烛。贴纸用的糨糊一般是用糯米粉煮成的。为防虫蛀,煮糨糊时常放一点烟丝进去。眼睛是圆锥形的,做出的鲤鱼眼尖鼻利。第七,连接。将已做好的鱼头、鱼身、鱼尾用铁丝串起来,当提起或挂起鱼灯时,整条鱼便能自由摆动,鱼翔水底之情形也就栩栩如生矣。此外,在鱼脊处用细细的线系好,这样,便于将鱼灯悬挂和提灯。至此,一盏鱼灯就制作完成了。

鱼灯的制作除了工艺的讲究,制作的季节也有讲究。一般地,春季扎鱼架,夏季做鱼皮,秋季生产鱼灯。春节期间,鱼灯上市。

 

以上所述为传统鱼灯制作技艺。当然,随着高新科技的不断发展,鱼灯制作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鱼灯也越来越时尚。今天,鱼皮可以用荧光塑料做成,鱼身可以用3D打印一次成型,并配以LED灯饰,在电子集成电路的智能控制下,鱼灯千姿百态,惟妙惟肖,仿佛让人置身于海洋世界。
新会鱼灯在用色上没有遵循鲤鱼真实的天然色彩,而是采用红色,因为红色代表喜庆吉祥、热情快乐。新会鱼灯一般地整条鱼都呈红色,有的鱼肚用白色,其余部分用红色。夜幕降临,橙黄的灯光映照着红红的鱼皮,整盏鱼灯呈现金碧辉煌、高贵大气之状,流光溢彩,绚丽夺目,增添节日的气氛。

来源:《寻根》2017年04期   黄伟亮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