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Attempt to read property "license" on null in /www/wwwroot/wenxueart.com/wp-content/themes/zazhi-2/functions.php on line 2
那些耳熟能详的俗语是怎么来的? – 文艺百科 那些耳熟能详的俗语是怎么来的?-文艺百科

那些耳熟能详的俗语是怎么来的?

“打油诗”的由来

唐代有一位诗人叫张打油,专爱写一些浅白通俗的诗。有一天,张打油出门,只见天地苍茫,放眼远望,到处一片银白世界;再看看眼前,井口好像一个黑窟窿,而黑狗的身上一片洁白,白狗看起来好像一下子变得肿大了。他不觉诗兴大发,做了一首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后来,有一年,一支叛军包围了南阳。这时,张打油正在此生活。一天,阳光明媚,张打油出来闲逛。只见绿树成荫,百鸟齐鸣,小桥流水,自然成趣。他一边漫步,一边饱览风光,不知不觉来到一个宽敞的大厅,看到四面墙壁洁白而平滑,遂在上面题诗一首,而后离去。

不料,此大厅乃是太守办公之地。太守很快看到了这首诗。他一看白白的墙壁被弄成了这样,一怒之下派差人去调查。差人们很快就把张打油抓到了太守面前。在太守的怒斥之下,张打油吞吞吐吐地将前后原委一一道来。太守本也是个爱才之人,见他又是个写诗的,心里也不想跟他计较,只是假意说,要他根据叛军围城之形势作诗一首,作得好,便放了他;若不好,罪责难逃。张打油想,这事不难,便满口答应。只听张打油纵声吟出了第一句:“天兵百万下南阳。”太守心里不觉暗暗称奇。张大油接着便是第二句:“也无救兵也无粮。”已见平淡。接下来几句:“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叫娘的叫娘……”

原来跟墙上的一模一样,太守听到这里,哭笑不得,便挥一挥手,放他回去了。后来,人们便把自己作的诗谦虚地称为“打油诗”。

“走后门”的由来

宋徽宗继位,以蔡京为相。蔡京拼命贬谪和排斥旧吏,并规定其子女不得出仕和入京,甚至连其诗文也不准流传,因此引起了人们强烈的不满。一次朝廷设宴,艺人们在宴间演出了这样一幕:一个大官据案中坐,传判各事。有个和尚要求离京出游,因其戒牒是哲宗年间的,即被令还俗;一个道士遗失度牒要求补发,因是哲宗年间出家的,立即被剥下道袍复为百姓。这时,一个属官上前低声说:“今国库发下的俸钱一千贯,皆为旧时钱文,如何处置? ”这个大官略作沉思,悄悄地说:“那就走后门,从后门搬进来吧。”

南宋吉水人罗大经所撰的《鹤林玉露》一书中却有“留后门”一条:“銮辂亲征,事大体重,固宜进退有据。若论兵法,则置之死地而后生矣,岂预留后门哉? 留后门,则士不死战矣……今若直前,万一蹉跌,退将安托? 要须留后门,则庶几进退有据。”从中不难看出,这里所说的“留后门”是指“留退路”的意思。 而在明人王一鹗的 《总督四镇奏议十· 举劾四镇将令疏》一文中亦有“开后门” 一词:“占公匠六十余名,各色营造私开后门,物议沸腾。”这里的“开后门”是指 在房屋的两侧或后面开一些小门,以方便人们出入。

“露马脚”的由来

相传,朱元璋自小家境贫寒,年轻时与一位也是平民出身的马姑娘结了婚。这位马姑娘长着一双未经缠过的“天足”。这在当时是一大忌讳。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仍念马氏辅佐有功,将她封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但是,“龙恩”虽重,而深居后宫的马氏却为脚大而深感不安,在人前从来不敢将脚伸出裙外。

一天,马氏忽然游兴大发,乘坐大轿走上金陵的街头。有些大胆者悄悄瞧上两眼,正巧一阵大风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赫然入目。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顿时轰动了整个金陵城。从此,“露马脚”一词也随之流传于后世了。

“五魁首”的由来

明代科举分五经取士,每经以第一名为经魁,故称“五经魁”,简称“五魁”。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成祖朱棣自恃才华,在一次科考中,扮成举子混入了考场,没想到发榜时才得了第五名,十分气恼。

朱棣一怒之下,便去质问主考官。主考官边答:“连第五名还是勉强的哩!”边抬头一看,啊!原来是当今皇帝,吓得魂不附体。朱棣怕传出去丢面子,一句话没说扭头走了。主考官怕得罪皇帝,金榜已出不能更改,便在榜文上加了行注解:“第五名为前四名之魁首。”

“敲竹杠”的由来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商船纷纷向中国输入鸦片,毒害中国人的健康,牟取暴利。爱国官吏林则徐向清政府提出禁烟主张,并在广州海面派出官船巡逻,查禁鸦片。

有一次,官船截住一艘走私船。一个官员抽着旱烟上了商船,监督手下人搜查,他无意之中在船篙上磕烟袋锅,这个动作可吓坏了走私商人。原来他们正是打通船篙,隐藏鸦片的。这会儿,走私商人以为官员发现了秘密。他强作笑脸,趁别人不注意把钱塞进官员的手中。这个贪官心领神会,放走了走私船。以后,“敲竹杠”的说法就传开了。

“敲竹杠”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四川山区,有钱人进山烧香时乘坐着一种用竹杆做的滑杆,滑杆由人抬着。走到半山腰抬滑杆的人就敲着滑杠,要求加工钱,否则就不抬人,乘坐滑杆的人只好加钱。

另有一说:清朝末年,市场上小额的买卖,以铜钱作为单位,店家接钱后便丢在用竹杠做的钱筒里,晚上结账时再倒出来,谓之“盘钱”,又称之为“盘点”。当时上海城里有家店铺,老板很不老实,陌生顾客进门,往往随意提价。每当伙计在接待顾客时,店主就敲竹杠一下,示意提价。

来源:《万事由来大全》-CNKI工具书  何方园编著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