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者的悲哀丨大型历史纪实小说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这一年的正月初三,总理衙门召见了康有为,这在当时是一件很引人注目的事。作为清廷最高办事机构,煞有介事地召见一个区区小吏,这样的事情并不多见,何况其中还有一段复杂的背景。因此引起各方关注,丝毫也不奇怪。

康有为人称康南海,因其出生于广东南海之故。他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年轻时游香港,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从1888年至1898年,连续撰写了《上清帝第一书》至《上清帝第七书》,提出了他的改革思想。其中《上清帝第二书》即“公车上书”时的《万言书》,由梁启超等帮助完成,喧腾一时,甚为有名。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蒙受了极大的耻辱,《马关条约》举国反对。尤其是割让台湾,人心尽失,就连光绪皇帝自己都深感“羞为天下主”。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春,北京发生“公车上书”运动。在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举行集会,联名上书请愿,要求变革图存。领头的就是康有为和他的学生梁启超。

不过,关于“公车上书”的真实性,早有学者提 出质疑。认为这是康有为了标榜自己而自我贴金, 实际上这份上书并未进呈,至于康有为所说的因都 察院拒绝代递,也是个谎言。真实的原因是康有为 担心上书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仕途而没有呈递。从事 后的结果看,康有为会试及第,授工部主事,似乎也是一个佐证。

然而,尽管“公车上书”存在争议,但康有为系列上书倒是确有其事。1895年5月29日,即公车上书没几个月,康有为又写了《上清帝第三书》。幸运 的是,这道折子经过都察院代递,呈送到了光绪皇帝的手中。

7月19日,即光绪皇帝看到折子一个多月后,便颁布谕旨,号召君臣同心,上下齐力,发愤自强,改革图新。随着这道谕旨下发的,还附有一些官员上 呈的有关改革的奏折,以供各级臣僚参阅。这其中就包括康有为的《上清帝第三书》。这对康有为自是很大的鼓舞。于是他又接着写了《上清帝第四书》。不过,这次上书几经周折,却上呈未果。

此后,为了“开通风气,联络人才”,康有为和他的弟子梁启超开始转向办报,并成立强学会,意图“托古以改今制”,倡导维新变法。强学会成立后,一度影响很大。很多维新人士纷纷聚集到强学会的旗下。就连朝中的一些高官也对强学会采取赞赏和支持的态度。两江总督张之洞等先后入会,袁世凯第一个给强学会捐银,就连甲午战败后靠边站的李鸿章也打算捐银参加,但遭到康有为拒绝。

此时,康有为已俨然成为维新派的领袖,风头正健。尽管轰轰烈烈的强学会寿命很短,仅仅几个月,便因保守派的弹劾而被迫改为官书局。不过,康有为的举动已引起一个重要人物的关注。

这个人就是两代帝师翁同龢。

翁同龢时任军机大臣、户部尚书,位高权重,深得光绪皇上倚重。《崇陵传信录》称,上冲年典学,昵就翁师傅,常捋其胡子,或以手抚其乳。光绪自幼畏雷声,在书房读书时,每逢打雷,必钻进翁师傅怀中。故翁师傅在书房二十五年,最为上所亲。据康有为说,他与翁师傅相识是在办《万国公报》期间,翁来访不遇,后康前往拜谒。谈及变法之事,言语相投。谈话进行了四个小时。翁师傅向康索要有关论治之书。还告诉他,皇上无权,太后猜忌,就连他见客,也有人暗中监视云云。

1897年11月,发生德占胶州事件,引起朝野震动。事变发生后,康有为由广东驰赴北京,“上书急陈事变之急”。这道上书就是康有为的《上清帝第五书》。在奏折中,康有为提出应对胶事的上、中、下三策,并表示瓜分之祸,迫在眉睫,“恐惧回惶”,“再诣阙廷,竭尽愚忠”。可是,工部尚书淞溎因其言辞不当,“大怒,不肯代递”。清制,四品以上官员可专折上奏,而四品以下之官,如有奏本只能通过本部堂官或都察院代奏。由于工部堂官拒绝代奏,康有为又写了另外的奏本,请杨锐、高燮曾等人代呈。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说:“给事中高燮曾见其书(指康第五书),叹其忠,抗疏荐之,请皇上召见。”指的就是这件事。

高燮曾时任兵部给事中,此人正直敢言。当时,他极力举荐康有为,提出由皇上召见康,并委以重任。不过,高的折子转到总署核办时,除翁同龢表示支持外,礼部尚书许应骙等人都极表反对。翁同龢自从认识康有为后,认为此人“才堪大用”,便多次向光绪举荐。在康有为第五书被工部长官拒绝代递后,认为希望渺茫,打算整装南归时,也是翁同龢劝阻了他,让他继续留京等待时机。

然而,尽管有翁同龢的支持,关于召见康有为的提议还是被否决了。执掌朝政的恭亲王奕认为,康有为一个小小的主事,皇帝召见“不合成例”。他提出可由总理衙门先行召他一谈,如果可用,破例也可,否则作罢论。

奕乃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元老,清代十二家世袭铁帽子王之一,绰号鬼子六。他是道光皇帝第六子,咸丰皇帝的同父异母兄弟。咸丰帝驾崩后,他与两宫太后联手发动政变,取得成功,此后一直备受重用,先后出任过首席军机大臣和总理衙门大臣。中法战争后,虽一度被罢黜,但中日甲午战败后,他又被慈禧太后重新起用,坐镇中枢。

恭亲王在清末也算是一个新派人物。他是洋务运动的领袖,一向主张向西方学习,走“求强”“求富”之路。不过,他的主张与李鸿章等洋务派大臣一样,只限于器物层面。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学技术,不改制度。在他看来,康有为等维新人物实在是走得太远了。这当然不能被允许。想当初,他修铁路、办实业,选派留美幼童等,这些改革措施也曾遭到顽固派的反对和围攻,如今时过境迁,他却站到了维新派的对立面,扮演起阻挠维新的角色,真可谓此一时彼一时啊。

关于总署召见康有为,参加人员有哪些,说法不一。一种是“总理衙门一切的大臣都出席”,这是康有为接受报纸采访时所说。但他在《自编年谱》中,又说参加召见的有大学士李鸿章、协办大学士翁同龢、新任总署大臣荣禄,以及兵部尚书廖寿恒、户部左侍郎张荫桓,而对恭亲王和庆亲王并未提及。不过,翁同龢日记有“未初到总署,两邸诸公毕至”。也就是说,恭王、庆王均出席了。此外,还有一种说法,即此次召见由庆亲王奕劻领衔,也就是说恭亲王未出席。总之,不论哪种说法,召见规格都是相当高的。用康有为的话说,“他们以各种款待客人应有的礼仪来款待我”。

召见从未时开始,至酉时结束,共历三个小时,地点是在总理衙门西花厅。所谈话题很广,主要围绕时局和变法,内容包括立制度局、新政局、练民兵、开铁路、借洋债等等。不过,谈话并不投机,双方格格不入。荣禄谈到祖宗之法不能变时,康有为反驳说,总理衙门过去也没有,也不是祖宗之法,变不变需要因时制宜。康有为还谈到要建立一个司法制度,聘请外国人和我们一起共同改定法律,并重组政府部门,这是一切改良和维新政策的基础。对于这样的观点,在场的大员们也都意甚隔膜。正如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对香港报纸所说:“虽然他们并没有明白的表示,但我可以看得出(他们)大多数是反对维新的。”

据香港《孖刺报》援引康有为的话说,即召见的 次日早上,恭亲王和翁同龢向皇帝汇报了召见的经 过。尽管恭亲王承认康有为颇有才具,而且很能干, 但他明确表示了对康的反对。不过,翁同龢对康的支持并未改变。

听完汇报之后,光绪皇帝命翁同龢将康有为的谈话以奏折的形式报告给他。听说在总署谈话时康有为推荐了《日本变政考》和《俄大彼得变政记》等书,光绪帝也命总理衙门立即进呈。此外,他还谕令总理衙门大臣,今后康有为如有条陈“即日呈递,无许阻格”。也就是说,康有为今后如有奏章可以跃过工部和都察院,直接由总署代呈皇上。这个规格也是过去没有过的。于是,在这之后,康有为大为振奋,又先后写了《上清帝第五书》《上清帝第六书》,并呈送到了光绪帝的面前。

3月27日,即德占胶州数月之后,俄国公然派舰队开进旅顺港,强迫清政府租借旅顺大连湾。面对列强的瓜分危机,举朝震悚,光绪更是心焦如焚,寝食难安,改革之心,愈加迫切。这期间,康有为先后将译出的《俄大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呈递光绪。光绪看了大感兴趣。5月间,他连续要求翁同龢进呈康有为之书。但此时,翁同龢对康有为的态度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5月26日,光绪让翁同龢再进康有为之书,翁的回答已与先前大不相同。

翁答:“与康不往来。”

帝问:“何也?”

翁答:“此人居心叵测。”

帝说:“此前何以不说?”

翁答:“臣近见其《孔子改制考》知之。”

《孔子改制考》刊出于戊戌正月。书中提出大同思想和民权平等之说,有御史弹劾此书“爚乱圣言,参杂邪说”,“大有教皇中国之意”。翁看了此书也对康产生质疑,故有“此人居心叵测”之言。

据翁同龢日记载,第二天,光绪又问康书(光绪连续两天催问康书,可见对此事的重视),翁答如昨,仍然坚持己见,不愿替康有为进书。皇帝发怒诘责。翁说,可谕总署进呈(意思是说皇帝要进康书,可传旨让总理衙门办,他本人拒绝进呈)。光绪不同意,非命他转张荫桓传知。翁说,张(荫桓)日日晋见,皇帝何不直接面谕(意思是说,皇上直接和张说即可,何必要我“传知”)?但光绪仍坚持让他传知不可。

从以上日记看,翁同龢此时对康的看法已完全改变。而且,对于当初推荐康有为也颇感后悔。翁同龢的转变看似奇怪,实则不然。他本来是看好康有为的,但他很快发现康与自己并非一路人,不仅在变法理念上相去甚远,而且康的招摇过市,其风头大有盖过自己之势,这也是他不愿看到的。其实,翁同龢早在正月初三总署召见康时,就已对他印象不佳。他在日记中评价康时用了“狂甚”二字。不过,尽管如此,当时在向皇帝汇报时,他仍然不顾总署大员们的反对,在光绪面前力挺康有为,并充当了光绪与康有为之间联络的纽带。

这期间,康有为表现得极为活跃,一方面忙着给皇帝译书,一方面联络维新人士,召开各种学会。旅大事件发生后,他还再次鼓动公车上书,并乘机联合各省京官及在京应试举人召开保国会。

保国会成立于戊戌三月间。这事闹了很大的风波。有人指责康有为成立保国会,含有“保中国不保大清”企图。对于这种流言,保国会居然不置可否。于是,御史纷纷上奏弹劾,“已而京师大哗,谓开此会(指保国会)为大逆不道”。军机大臣刚毅要求严查入会之人。当时保国会名单一公布,许多列名者纷纷退缩,要求除名。用康有为的话说,“谤言塞途,宾客至交皆避不敢来,门可罗雀,与三月间成两世界矣”,可见事态严重。好在这事最后光绪表态了,他说,会能保国,岂不大善?为何要查?于是弹章留中,事遂止。

虽然由于光绪的庇护,保国会的事平息下去,但翁同龢却从中感到了危机。你想啊,外界都认为他是康有为的后台,康这么闹下去,最后势必牵连到他。当时,帝后两党矛盾尖锐(后党戏称“老母班”,帝党戏称“小孩班”),翁同龢本希望调和两派之间的关系,而康有为的做法适得其反,使矛盾不断激化。在这种情况下,他不能不撇清自己,拉开与康有为的距离。

然而,在光绪看来,翁同龢这是在阻挠新政。因此,在康与翁之间,他必须做出选择。后来翁同龢被罢职显然也与此有关。

应该说,胶事和旅大事发生后,光绪对康有为已经越来越看重。在看了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上清帝第七书》,以及康有为进呈的《俄大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等书后,他的变法决心越来越大。5月间,恭亲王奕病重期间,他居然让庆亲王奕劻带话给太后,公然要权,大意是:“太后如不给权,我宁可退位,不做亡国之君。”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太后听了十分恼怒,她说,他不想干,我还早就不想让他干了。

不过,怒归怒,发了一通脾气后,太后还是让步了。有史料称,当光绪决意变法时,宫中诸人极为惊骇,乃知帝性虽柔懦,亦带有其母叶赫那拉氏之血系也。至于太后为何让步,也是因为国家危亡,势如累卵,不变也确实不行了。即便从维护自身的统治来说,也该如此。从现有的资料分析看,西太后也不是像人们所想的那样一开始就反对变法。因为变法搞成了,不再受洋人欺侮了,这不也是好事吗?于是,她和奕劻商量说,先由他办吧,办不出模样来再说。于是,奕劻便带话给光绪说:“皇上欲办事,太后不阻也。”

有了这话,光绪顿时来了劲。此后不久,恭亲王奕病逝,变法又少了一大阻力,于是,光绪决定放手大干一场。四月二十三日,即公历6月11日,皇帝大誓群臣,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由此拉开了序幕。

从6月11日变法开始,至9月21日变法失败,前后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在这一百多天里,发生 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要想一一讲清楚,实属不易。不过,有几件重要的事不能不提。

头一件便是光绪召见康有为。早在去年底,光绪就有意召见康有为,但被恭亲王所阻拦。6月13日,即光绪颁定国是诏两天后,侍读学士徐致靖便上奏推荐康有为等维新人士。徐致靖,江苏宜兴人,光绪二年进士。此人支持变法,与康是密友。他曾代康有为呈递《请明定国是疏》,从而促成了《明定国是诏》的颁定。在奏章中,他提出国是既定,用人宜先,为此向皇帝举荐维新人士,“请特旨破格委任,以行新政而图自强”。在他保荐的维新人士中有康有为、黄遵宪、谭嗣同、张元济、梁启超。而且对他们均评价甚高。对康的评价是“忠肝热血,硕学通才”;对谭的评价是“天才卓荦,学识绝伦”;对梁的评价是“英才亮拔,志虑精纯”。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不过,据御史梁鼎芬揭露说,徐氏之折系康、梁代笔。此事有待考证,按下不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徐致靖上折举荐维新人士同日,保守派御史黄均隆也上了一道折子。该折却与徐折针锋相对,是弹劾维新人士的。被黄点名弹劾的有陈宝箴、梁启超和黄遵宪,罪状是他们在湖南设立时务学堂,“学行西学,徒务虚名”;力倡民主议院之说,散布“改正朔、易服色”之言,“刊报传播,骇人听闻”。

这两份折子不早不晚恰巧同时呈到了光绪面前,而且内容针锋相对,这或许是巧合。但光绪阅后态度鲜明,立即做了批示。对徐折的批示是:主事康有为、张元济于二十八日(6月16日)“预备召见”,黄遵宪、谭嗣同“送部引见”,梁启超“总理衙门察看具奏”。而对于黄折只批了一个“存”字,也就是留中不发。

但是,这个结果很快就被慈禧太后知道了。因为军机大臣随后便将两份折子具奏呈送太后。太后归政后,表面上在颐和园中颐养,但宫中诸事仍由军机王大臣传达于太后。皇帝每月则五六次到园请安。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早在颁布国是诏前,太后就召见过奕劻、荣禄和刚毅,要他们盯紧皇上,不能由他“任性乱为”。因此,皇上的动向,军机大臣们都随时向太后汇报。

6月15日,在徐折呈送两天后,太后马上降下一道谕旨,今后凡提拔任用文武一品及满汉侍郎之官 员,均需具折至太后处谢恩。自中日战争后,除万寿 日及有特别重要之国事外,太后从未召见臣工。此谕一出,让人大感意外。明眼人自然心里有数,太后 这是要把重要的人事任免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这对光绪自然是一个极大的限制 —— 你不是想任用维新人士吗?但没有我太后的批准那是休想。与此同时,太后还任命自己的亲信荣禄暂署直隶总督,这也被视为一种防范措施。

不过,尽管如此,在太后谕旨下达的第二天,光绪还是如期召见了康有为。这是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唯一的一次见面。那天与康有为一起被召见的,还有另外一位维新人士张元济。张元济是浙江海盐人,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时任总理衙门章京。据他回忆,他与康在朝房等候召见时,荣禄也在。他是因被命为直隶总督,前来面帝请训的。当时,康有为与荣禄在朝房里有过一段交谈。至于交谈内容,张元济并未提及。不过据梁启超所说,荣禄向康问及变法之方,康说:“变法不难,三日足矣。”荣问其故,康说:“但将二品以上官尽行杀了,可矣”。

此话听上去十分极端,康有为是否说这样的话值得商榷。有分析认为,康说将二品以上官尽行杀了,打击面实在太大。而另有记载说,康有为当时的回答是:“杀二品以上阻挠新法大臣一二人,则新法行矣。”——如果康有为确实说过类似的话,后者的表述可能更为准确。

至于荣禄是何反应,这从光绪召见的奏对中可以看出。那天,第一个被召见的就是荣禄。他向皇上面劾康有为,说他“辩言乱政”云云,可见对康的言论十分不满。

此后,光绪召见了康有为。他是那天第三个被召见的。关于这次召见的情况,各种记载不一,综合起来看君臣对话主要是围绕变法进行。话题很广泛,涉及到法国、日本、俄国变法,以及开制度局、废八股等方面。康有为认为,变法当全变,仅变局部不行,而要改变首先得从变制度法律始。因此他请求皇上“请先开制度局而变法律”。他还比喻说,皇上要盖宫殿,必定要先有图纸,然后再购置材料按图建造。可我们过去的改革虽然买了砖瓦,但却没有计划或图纸。他还比喻说,现在的政府如同一座漏顶的房子,而且房梁已被白蚁腐蚀完了,再呆在里边非常危险。因此,你不仅应当把屋顶拆掉,而且还必须把整个屋子,乃至根基全部去掉。他们还谈到用人问题。光绪对那些保守大臣非常不满,说他们“简直把我害了”,但是要革除他们很难,因为这个权力握在太后手中。康有为向他建议说,如果陛下没有权力罢黜这些高官,至少应该招致一班精明强干的官员在自己身边,协助自己。用康有为自己的话说,“皇上欲变法,惟有擢用小臣,广其登荐,予以召对,察其才否,皇上亲拔之,不吝爵赏,破格擢用”。

这次召见时间不短,有说逾十刻,也有说长达两小时之久。总之,在光绪召见中是很少有的。

在召见康的当天,光绪便命康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据说,光绪原打算重用康有为,但因太后前一天已有谕旨,高级官员任命须经太后同意,光绪不得已做出以上安排。对于这样的安排,康有为当然是很不满意的。用梁启超的话说,“总署行走,可笑之至”。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也只能如此。

第二件是六部堂官事件。在说这件事之前,有些背景需要交待一下。维新变法启动后,光绪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所谓“变法维新之谕连翩而下”。比如选拔人才、发展近代教育、振兴农工商、富国强兵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机构改革。早在年初,康有为就提出设立制度局的想法,认为现在的各部门均为旧官把持,改革难以实行。在光绪召见之后,康有为又进一步提出在制度局之下设法律、度支、学校、农、工、商等十二局,并在道、县设立民政局,督办新政事宜。这个想法立即遭到保守派的反对,认为六部体制乃祖宗之制,无须另立机构。他们还散布流言,声称所谓制度局是夺我军机之权,废除内阁六部及督抚、藩臬司道。由于保守派的坚决抵制和阳奉阴为,此计划随之搁浅。

不久,围绕废科举,办京师大学堂,改革派与保 守派又是针锋相对。随着京师大学堂的建立,以及 变通科举,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等,变法取得了一 定的进展,但由于保守派的阻挠,新政仍然步履维 艰。8月间,太仆寺卿岑春煊上奏,请废卿寺、汰冗 员。光绪此时正愁机构改革无从下手,便于8月30日 颁布谕旨,将詹事府、通政府、光禄寺、鸿胪寺、太仆 寺和大理寺等衙门“均着即行撤裁”;与此同时,还 把鄂、粤、滇三省巡抚及东河总督、粮道、盐道“著一并裁撤”。

在谕旨中,光绪口气严厉,要求“内外臣工,即行遵照切实办理,不准籍口体制攸关,多方阻格”,更不准“敷衍了事”。对各省设立的办公局所,也“一律严加甄别沙汰,限一月办竣复奏”。

这道谕旨来得十分突然,表面看是由岑春煊的奏折而起,实际上是受维新派政见影响。在光绪看来,这些守旧官僚实际上早已成了变法的障碍。他向这些闲散衙门和冗员开刀,只是第一步,目的在于进一步推动机构改革。然而,这一举动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于是纷争更加激烈。

9月1日,又发生了一件事。即礼部主事王照上 书推行新政,礼部尚书怀塔布和许应骙不仅拒绝代 奏,还将折子掷还王照。王照系直隶宁河县人,甲午 恩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出身,其性勇直。在上书被 拒后,他随即具折参劾礼部堂官。此事一闹,“堂司交哄,事闻于朝”。因光绪早有谕旨,广开言路,任何 人不得“稍有阻格”,可怀塔布、许应骙公然违抗,且 二人均为有名的顽固派,阻挠变法,不遗余力。光绪 早打算罢黜一二守旧大臣,“以厉威而风众”,于是 当日便下谕将怀塔布等人交部议处。三天后,掌管 吏部的大学士徐桐拿出处理意见,将怀塔布、许应 骙及礼部左、右侍郎共六人降三级调用,打算轻处 了事。光绪不允,批示将礼部六堂官一律革职,并对 礼部进行改组。

这一处罚十分严厉,其中就连到任不足一个月礼部署右侍郎曾广汉也连同被罢免。正如《庸言报》所言,“上震怒,六堂(官)同日革职。大臣颇自危”。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六部堂官事件”。

六部堂官事件后,怀塔布向慈禧告状。他是慈禧的表亲,慈禧认为处理过重,当即表示反对,但明谕已发,而礼部新官业已宣布。9月5日,就在礼部六堂官事件尚未消停之际,光绪又任命杨锐、刘光第、林旭、谭嗣同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并均赏加四品卿衔,参预新政事宜。

从8月30日至9月5日,仅仅八天时间,光绪一连串强势的举动,无疑都在表明他推动新政的决心。然而,他并不知道,此时离戊戌变法的失败已经越来越近,只有半个多月时间了。

最后要说的一件便是光绪密诏了。这件事版本极多,也最为人们津津乐道。据说,光绪朱笔密诏共有两份,其中一份由杨锐带出,时间在9月13日(阴历七月二十八日);一份由林旭带出,时间在9月17日(阴历八月初二日)。

自8月底以来,光绪加大变法力度后,新旧矛盾日趋激烈。9月8日前后,湖南守旧党举人曾廉上书请杀康有为、梁启超。这份上书洋洋洒洒近八千余字,认为“祖宗者,祖宗之天下也”,康有为、梁启超“舞文诬圣,聚众行邪”,不杀不足以靖天下、安国家。在附片中,他还列举康、梁种种罪状,抨击他们鼓吹无父无君之邪说,广诱人心,布置徒党,以遂其私图。与此同时,顽固派大臣也在加紧活动,请求太后重新训政。这让维新派十分不安。

曾廉上书后,谭嗣同以“毁谤新政当斩”为由,请求光绪降旨杀曾廉,但光绪不许,说朕广开言路,岂能以言罪人?随着太后亲政的风声愈来愈紧,维新派出于自保,也开始变得不理智起来。这个不理智首先就表现在他们开始游说军队,试图武装夺权。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想法。据王照回忆,维新派最先想游说的是聂士成。因为聂士成与王照是换帖兄弟,维新派想请王照前往游说,但被王照拒绝。王照认为,太后本无废帝之心,这样做无疑是冒险。民国时,王照还撰文称,太后原“喜变法”,后来干政,实为顽固诸老所激。他一直想调和太后与皇上之间的关系,但张荫桓、康有为均反对。康有为还说太后撤帘已久,不容再出,且清朝不许朝臣言及宫闱,犯者死罪。另据《戊戌变法始末》说,康深恶太后,亦甚畏之,在帝前尽力诋毁太后,言太后并非真心支持新政,不过做做表面而已。还说,太后若在,实为新政之第一阻碍。王照想调和亦无法置喙。

由于王照不同意游说聂士成,维新派便把游说 的对象转向袁世凯。这显然又是一个错误。不过,当 时维新派人士多看好袁世凯。康有为《自编年谱》中 说,在当时的将帅中,袁世凯曾驻朝鲜,知道内外大势,曾参加强学会,且拥有兵权,“可救上者,只此一人”。这个评判结果导致维新派把宝押在了袁世凯的身上。

不久,康有为找徐致靖之侄徐仁录,让他前往游说袁世凯。徐早年曾在袁幕。他从袁世凯那儿回来后,告诉康有为,袁为我所动,这让康大为欣喜,认为事情可图。于是,9月11日,徐致靖和谭嗣同先后上书保荐袁世凯,请光绪予以召见重用。这是维新派拉拢袁世凯计划的一个手段。光绪同意后,当日便电寄荣禄,让他通知袁世凯来京陛见。这一举动,显然又是一个错误。因为召见统兵大员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光绪早不召见,晚不召见,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召见,自然引起了太后的猜忌。王照曾有诗曰:“内政何须召外兵,从来打草致蛇惊。”9月13日,太后密谕荣禄,调动聂士成、董福祥军队进行紧急布置。这很可能与光绪召见袁世凯有关。

9月14日,光绪至颐和园,向太后问安。他本来要向慈禧汇报开懋勤殿之事,但发现太后神色不对,便打住没说。这时,光绪已有预感,知太后已不满于他。为了调和并缓解与太后之间的矛盾,9月15日,他还宫后便召见杨锐,让他带出一份密诏(俗称衣带诏)。

这份密诏一开始说,太后不愿将法尽变,不愿将昏庸老臣罢黜,而用通达英勇之人,以为恐失人心。虽朕多次降旨整顿,但圣意(指太后)坚定,终恐无济于事。因此,他说,他也知道国家积弱不振,是这些昏庸之辈所误,但要把他们都罢掉,“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接下去密诏又说:

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其与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俟朕熟思,再行办理。朕实不胜十分焦急翘盼之至。特谕。

从这份密诏看,其重点在于如何调和与太后之间的矛盾,用光绪的话说就是“俾旧法可以全变”,“而又不致有拂圣意”。(按:从密诏内容看,太后并不反对变法,只是反对“将法尽变”。她与光绪的分歧主要是在“尽变”上,故有调和的余地。)

这份密诏是写给杨锐、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四人的,并未提及康有为。但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逃亡海外,对外公布的密诏与此有很大的不同。内容如下:

朕维时局艰难,非变法不能救中国,非去守旧衰谬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不能变法,而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几谏,太后更怒。今朕位几不保,汝可与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企望之至。特谕。

从上下两道密诏看,无论内容还是口气都差异甚大。原谕是给杨锐等四人的,现在变成了给康有为等五人。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设法相救”一语,性质完全不同。有学者研究表明,康有为的这份密诏显系伪造,结果是害了光绪,毁了变法。这是后话。

以上是光绪的第一份密诏。光绪的第二份密诏是由林旭带出的,时间在9月17日(阴历八月初二日)。这份密诏倒是传给康有为的。谕云:

朕今命汝督办官报,实有不得已之苦衷,非楮墨所能罄也。汝可迅速出外,万勿延迟。汝一片忠爱热肠,朕所深悉。其爱惜身体,善自调摄。将来更效驰驱,共建大业,朕有厚望焉。特谕。

在传这道密诏时,光绪还发一道明谕。大意是,工部主事康有为,前命其督办官报局,此时闻尚未出京,实堪诧异。诚以报馆为开民智之本,职任不为不重。著康有为迅速前往上海,毋得迁延观望。早在7月26日,守旧派攻击康有为甚力时,光绪就任命康有为到上海督办官报,这是一种保护措施。但康一直未走,现在发这道明谕不过是官样文章,做给外界看的。而让林旭传给康有为的密诏却语重心长,吐露了心声。

这道密诏与上一道密诏在想法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缓和与太后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光绪已做好暂时退让妥协的准备,另作从长计议。他在给康的密诏中说到“将来更效驰驱,共建大业,朕有厚望焉”,意思也很明确。他嘱康有为迅速离京,也是出于这一想法。因为康有为是维新领袖,许多变法举措,包括争议甚大的开懋勤殿等,都是他提出的。他已成为守旧派的眼中钉,肉中刺。光绪让他离开,也是为了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哪知,这道密诏到康有为手中却适得其反。据康有为说,他奉到密诏,“即涕泣彷徨,奔走求救”。他召集谭嗣同、梁启超等紧急密商,筹划营救之策,最后了形成一个策动袁世凯,起兵勤王的计划。

9月18日晚,谭嗣同夜访袁世凯,策动其诛荣禄,围颐和园。袁世凯在谭的逼迫下,表面答应,实则推诿。他提出部队现在小站,距京二百余里,且枪弹火药皆在荣禄处,不便行动,不如等天津阅兵时诛杀荣禄更为妥帖。

然而,9月19日晚,西太后提前回宫。21日便将光绪囚禁瀛台。紧接着,太后宣布训政,变法旋即归于失败。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清王朝失去了最后一次改革的机会。导致变法失败的原因很多。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失败的改革屡见不鲜,但像戊戌变法这样昙花一现并不多见。保守派势力强大固然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但维新派自身也问题多多,尤其在改革的最后阶段昏招迭出,也难逃其咎。历来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作为改革领袖,康有为显然并不称职,充其量只是一个思想鼓动家,何况他的人品还广受质疑。有分析认为,他从和平变法转向武装夺权,不仅大错特错,而且背后有着严重的私利在作怪。在变法过程中,他一直在为登上高位而努力。但这个努力由于保守派的阻力迟迟不能实现,这让他心有不甘。8月间,康有为为开懋勤殿积极活动,这是他登上高位的最后机会,但是,随着新旧对立激化,这一方案眼看成为泡影。皇帝让他迅速离京,准备暂作退让,但他却召集部分维新人士铤而走险,致使事情一发不可收拾。

更令人不耻的是,他逃亡海外后,为了抬高自己,篡改光绪密诏,使其原意完全改变。慈禧闻之大怒,以为光绪有害己之心,视其为大逆不道,下决心废除光绪,使其囚禁瀛台凄惨而终。直到临死前,慈禧仍对光绪不放心,有传闻说,光绪驾崩是在慈禧归天的前一天,这是老佛爷自知病将不起,害怕死在光绪后边,被他翻案,便下药将其害死。这事虽无确证,但由此可见慈禧对光绪的忌恨直到临终前都未消除。

一位伟人说过:“正确的路线政策决定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戊戌变法虽是一场伟大的运动,但纵观维新人士,光绪手下真正得力的干部并不多,而像谭嗣同这样肝胆相照的忠勇之士更是少之又少。相反,名利之徒倒是大有人在。包括康有为在内,都试图以变法谋取私利,因而变法失败几乎不可避免。正如亲历戊戌变法的王照所说:“戊戌政变内容,十有六七皆争利争权之事,假政见以济之。根基不实,故易成恶果。”可谓一语道破实质。(终)

参考征引书目:

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王照《小航文存》

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

孙孝恩、丁琪《光绪传》

恽毓鼎《崇陵传信录》

无名《戊戌变法始末》

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戊戌变法档案史料》

来源:来源:《江南》2018年06期   季宇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